师生风采

学生

洪大用:修身絜行,方为人师

2016-12-0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洪大用,1967年9月出生,社会学博士,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暨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余项,出版《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2014级本科生鹿杨:“洪老师虽然身兼副校长的职务,公务繁忙,但每次布置给我们读书笔记都会逐字逐句地看,哪怕一个错别字都会仔细标注出来。”

2014级本科生陈舒雨:“洪老师对待学术非常严谨,我从洪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社会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待学习和工作的认真态度。”

2013级本科生马思颖:“洪老师的课是我大学生涯中上得最规矩的一门。”

洪大用老师

当我们走进洪大用老师的办公室时,他正在伏案工作。环顾他的办公室,吸引我们这些初来者目光的是书架和茶几上摆满了的,那一摞摞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各类书籍和学术期刊,扑面而来的皆是严谨、踏实的学者气息。

求学,求知

洪大用和人大的缘分是从偶然开始的。他从小梦想入伍参军,但因为老师的建议,他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年少的梦想,步入人大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从此便再未离开。他本科就读于人大历史学专业,然而在硕士时却转向社会学的学习,“我这是由历史走向现实”。当我们问及原因时,他说:“无论在80年代还是当下,大学生都是求知欲最强的群体,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尽管当时社会学刚刚恢复学科建设,并非热门专业,前景也不明朗,但他还是因为自己的这种对新知识的渴求,跨入了社会学的大门。

1988年的在元旦联欢晚会上,洪大用与郑杭生先生相识,这深刻地影响了他未来的学术和人生方向。“无论在学术还是生活上,郑先生给我的影响都非常大。”2014年郑先生去世后,他特别撰写《社会学如何培养专业人才?——怀念作为教育家的郑杭生先生》一文,其中写道:“我很庆幸能在先生的指导下,一开始就注重整体思维的训练。回过头来看,先生曾经安排的一些‘命题作文’,其实都是有着深意的,让我感觉受益终身。”在追随郑先生的26年里,洪大用继承的并非只有郑先生的学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习得了郑老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纯粹与品性。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最纯粹的本心和赤诚,秉持着创造“美好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非做一个只专注于个人利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国外进修期间,他更加明确了知识分子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求知欲和郑老的影响,更是因为他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国家学术发展的重要性。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献检索还要依靠人工翻阅纸质文献,效率低而且文献保留不够完整,这些都给国内学者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国外的先进的文献检索技术极大地吸引了他们这些走出国门的知识分子的兴趣,并将其引进回国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面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并非“望洋兴叹”,而是懂得经世致用,这是他值得尊敬的方面。在八九十年代这样一个新旧思想交汇、价值动荡的年代,他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社会关怀和宽厚包容的学术心态,更显难能可贵。

治学,治校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学术有学术的立场。”在多年的研究中,洪大用一直秉持着自己严谨坚定的学术立场。“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想立足于世界,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就必须要用现代化的方式去发展。发展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否则这种发展便是不可持续的。而发展本身就是我们的底线” 。 “底线思维”正是他对自己多年研究原则的概括。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下,他一直在为中国式的发展模式而努力着。他认为,发展要体现中国本土特色,要学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他也注重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学术的传承。“一个学科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甚至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创新总是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完全脱离传统学术积累的创新活动是几乎不可能的,有些所谓创新不过是很浅薄的自说自话。”他在纪念郑先生的文章中这样说道。这样一个坚守立场的传承者仍然在努力着,努力将郑先生提出的“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继续发扬光大。

为师,洪大用老师对待教学严谨认真的态度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洪老师的课,班级几乎没有玩手机的”,“我们交上去的作业洪老师都会逐字去批改,并做好批注和评语。当时就觉得他是一个十分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在他看来,大学生应仰望星空,但更该脚踏实地。因此作为学生,最首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的看书。“看书第一遍看的是看别人说什么,第二遍看别人怎么说的,第三遍是看这本书有什么不足,第四步是看如果是我,我会说什么。”这要求的不单单是阅读的境界,更多的是对学生们学术素养和对学术的敬畏和虔诚的期寄。

2014年,洪大用老师开始担任学校副院长一职,主管本科生招生、教学、就业等工作。同时要面对行政、教学、科研压力的他,几乎处在全年无休的状态。“一年里能有半天的假期都是非常开心的”。但繁忙琐碎的工作并没有没有消磨他自己的学术热情,“我基本是处于一种自我挤压的状态,我会抽时间去创作一些东西,去写一些文章,趁我在这个还有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的时候多做些事情。”

热爱,热情

学术、工作上的荣誉与成就除了洪大用老师自身的辛苦付出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家人的陪伴与支持。然而,教师、校长、学者的身份和责任自然而然的使他难以专心扮演好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爸爸去哪了’这样的问题,孩子长的特别快,一段时间再去看他就会发现又变了一个样子”。这其中,有愧疚,更有对家人的无尽感激。“因为有了我妻子,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在工作上换肩挑,否则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所有的辛苦、对家人的感谢和为事业无怨无悔的人生诉求。

对学术工作的热忱,对教育事业的眷恋让他将自己的青春和人生都挥洒在了人大的校园里,三十多年育人经历,让他最难忘的是第一次走上讲台的经历,“到现在都没办法忘记刚入职,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紧张,战战兢兢的”。一个懵懂的青年从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到今天在人大的讲台上一步一步地书写出了如今的学术高度,这其中,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是他对于这份事业的高昂热情和深深热爱。除了爱工作,洪大用老师也是爱学生的。当我们问及“您在人大这么多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他回答的很简单,“人大的学生们都很优秀”,最真诚的感情就是发自肺腑的认可与欣赏。

三十多年的人大生活铺就了洪大用老师的人生之路,对人大的眷恋形成了他几十年解不开的“人大情结”。在他眼中,人大是最优秀的大学,这个大学有着光辉的历史,自陕北公学开始,便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人大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人大的学生更是有家国情怀,懂经世致用的。“人大对我来讲就像家一样。虽然来到北京三十多年,但是提到家,我还是会想起人大。”从求学者到教学者,在人大待了三十多年的洪大用老师,把学校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寄予着自己对这方精致校园的深切依恋。

“谨于微,勤于行”是洪大用老师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虽然严肃,但也严谨,虽然老成低调,但内心却依然如青年人一般对自己的国家和事业保持着强烈的激情和热爱。为师,为学者都应如此。

(责任编辑:林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