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陶涛:足履实地,静水流深
2016-12-0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师者说:
“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调查方法完全适用于某一个调查,正如课堂无标准。我怀抱对教学‘无限趋近于真值’的追求,并将其寄于平等的讨论、相处中。”
学生反馈评价
虽然只给我们上过一节课,但是陶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本人学术功底特别深,而且活泼开朗平易近人;上课不仅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清楚,而且采取平等交流的态度与我们进行学术讨论。
——张钊,社会与人口学院,2013级研究生
不叫“老师”,叫“师姐”也很合适!陶老师年轻、耐心又细心,说话很直爽并且特别真诚。在面临着保研、考研和工作等选择的时候,我非常焦虑,就去陶老师的办公室寻求帮助。老师开导了我很久,还叫来外卖和我一起吃,等我出办公室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没有障碍的沟通让我感到被理解,出门之后焦虑的心情也好转许多。总的来说,她既是学术和教学优秀的好老师,又是一个平和可信的好朋友。
——盛杰,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班,2010级本科生
陶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亲切之余又有学识、有能力,总能感受到来自于她的正能量。毕竟比我们早跨入另一个阶段,交流时她会用她的经历来感染我,我会感到自己的视野被拓宽了;作为班主任,她确实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要是同学主动向她咨询的问题或帮忙的事,她都会很乐意、很及时地提供信息,给出专业的意见解答。
——周柯含,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班,2010级本科生
陶涛,女,1984年7月生,云南沾益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博士期间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在相关国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十余部。2011年9月入职以来,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获"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资助,主持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培育项目一项,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项目一项,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若干(教育部、团中央、卫计委、联合国人口基金、人口福利基金会、福特基金、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委等)。
2013年,获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获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在22位参评班主任中排名第四。
陶涛老师(左二)与采写组成员
“不读博士,就不能当老师啊。”——问及对于攻读博士的选择时,陶涛老师笑着回答。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陶涛老师,走上教书育人之路好像是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严以律已、温厚待人、踏实处事、怀抱初衷,陶涛老师将青年教师的专注和活力融入教学,播撒知识之余,也悄悄柔软了学生的心。
不慕名利,谦逊若水
2013年5月22日至31日,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最终,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陶涛获得文史类一等奖第一名。根据比赛规则,各类别比赛第一名由市教育工会向北京市总工会优先推荐授予首都劳动奖章。
提及这一荣誉,陶涛老师的轻描淡写有些出乎意料——“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当时也准备得仓促,本来就是想去见识见识、学习学习。”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陶涛老师幽默风趣地坦言,自己最开始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主要是想学习借鉴一下其他老师的教学风格,“包括如何引入话题、怎样传达一些较吸引人的案例,以及ppt的设置、对于知识的表达、亲和力、跟学生的互动、板书的设计……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不同的学科,学科特点虽不同,但实际上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对于荣誉的获得,陶涛老师更多谈及的是学校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帮助。“荣誉不单是个人努力的回报,更是集体智慧精心雕琢的成果。”陶老师表示,自己这次获奖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获得这个奖项的人是我,这是偶然的;然而,有平台、有大师,加上人民大学对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周密的组织、安排,这个奖就应该人大拿!不是我,也会有别人。”
“其实每件事注重的就是自己积极参与、认真准备的过程。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去肯定你。实力不到就继续努力呗。顺其自然,努力就好。”这样一种如水谦虚、平和的心态,贯穿于陶涛老师讲话的始终。正因为纯粹的初衷和踏实的努力,陶涛老师的收获远非“第一名”的头衔所能涵盖的。
手捧细沙,张弛有度
正如学生所说,陶涛老师“很亲切,很可爱,像姐姐一样”。在交流中,我们没有感受到威严和压抑,而是感受到一种不加修饰的谦逊、感受到陶涛老师对人的真诚、对事的踏实。
在教学方面,陶涛老师总是努力把最真诚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提倡与学生交流,鼓励怀疑、创新的精神。“有时我会故意在ppt上放一些错误的东西,作为对学生的小考验。当ppt因我的疏忽确实有错误时,我会觉得指出的同学特别认真,反而给他们加分。”谈及怀疑精神的尺度,陶涛老师说:“就像铜钱外圆内方,既不迷信前辈与权威,交流时又保持一种必要的敬重。心里保持一种怀疑创新精神,是‘方’的,但是在和前辈交流的时候,外部表现得‘圆’一些。”
在同学们眼中,陶涛老师的教学能力很强,但姿态很低;目光眼界很高,但与他们的距离很近。“我希望课堂是轻松愉快的,因此学生和我的互动很多,大家都抢着回答问题,不用举手,想说什么就可以说。其实学生都很聪明,略一启发,他们就懂了。我管这叫‘启发式教育’。”
手捧细沙而不漏,需不松不紧恰到好处。陶涛老师不仅在对待学生时做到了这一点,也在行事时保持着这般心态:张弛有度,有所追求但不急功近利。作为“十佳班主任”之一,陶老师对班级管理亦有自己的见解。“管理最重要其实是一个‘度’,就像手里捧着一把沙子,手松了肯定会漏,攥太紧也会漏。”在陶老师看来,大学班主任不同于以往,她是“需要出现时出现,不需要出现时就‘隐身’。不打扰学生自身的茁壮成长,同时默默的关心也不会间断。”
顺其自然,方见明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越来越多的人因渴慕荣耀而愈加浮华时,陶涛老师坚守原则,不慕名利,脚踏实地,积极向上,从而既不乏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又拥有一份可贵的宁静、深厚的底蕴、丰盈的内涵,塑造了一个“实而不华”的自己。
与学生交流时,她也努力引导他们树立这样的心态。“现今的大学生初入社会或职场,总想着找一条捷径。然而太讲求速度与功效,往往使结果与出发点背道而驰。”她建议同学们不要有太多功利性的想法,比如为保研加分而参加学生工作,或毕业后为求升迁而寻找“捷径”:“一个有能力的人要想一辈子被埋没是很难的,沉下心慢慢积累,成大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心态一定要平和,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用我喜欢的一个词概括便是‘静水深流’,越深的潭水,表面越平静无波;而水流湍急的往往都只是小溪。”
尘埃积聚百世千年,总有胸怀间万壑千川;溪流汇集百丈千里,始有吞吐间波澜壮阔。急于求成的人总是附上了沉重的脚步和轻飘飘的思想,在迷雾中愈是望月愈感其身形朦胧,若是一步步走稳走踏实,自然可见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