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学生

杨凡:静待花开

2016-12-0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师者说:

“社会现象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要想做出优秀的作品来,闭门造车肯定不行。哪怕研究方法再高深,如果不面向社会、不结合实际,就会沦为数字游戏。”

学生反馈与同事评价:

“凡姐是‘超级大学霸’,也很温柔亲切,和我们没什么代沟,平时也会有像我们一样的欢乐和困扰。”

——孙诗淇,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班(人口班),2012级本科生

“凡姐不像别的老师离我们很远,完全就是个亲切的师姐。她很能理解我们的学习习惯——比如到期末才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所以很多教学方法也特别适合我们。她还特别认真细心,我问她问题,她会加我微信给我写详细的解题过程,让我很感动。”

——张婧文,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班(人口班),2013级本科生

“她身上有典型的人大人的那种求是与认真。”

——李婷,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杨凡,女,1984年8月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中国人口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委员。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获得管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著有《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入职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三项。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学术新星”、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十星之学术之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第六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担任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班主任,以最高分获2013-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2015年5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杨凡老师

十年岁月,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它比杨凡老师和人口班学生的年龄差距多一点,这让他们之间平添几分平辈的亲切;它又比杨凡老师从本科开始的人大岁月短一点,这让已完成从少女到学者蜕变的她,有了足以为人师长的资本。

回溯生命长河,杨凡老师总能在学生身上看到当初的自己。“在人大的日子里,我曾面对整个人生道路的转变……”杨凡老师温柔安静地开口,将她曾经的迷茫、困苦、努力和收获包裹在一个个现在听来云淡风轻的故事里,一一道出……

爱之言,以教相传

在大多数人眼里,杨凡老师是个各方面都力争“4.0”的“人生赢家”:本科阶段成绩优异,一路保研、直博、留校;是吴玉章奖学金得主、“学术新星”;近期还喜获爱女,家庭生活美满……她以总分第一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2013-2014年度“十佳班主任”时,学生们纷纷表示佩服:“恭喜凡姐又拿了一个‘4.0’!”

与这些荣誉的耀眼不同,杨凡老师本人人如其名,朴素而内敛。而她五味杂陈的成长、奋斗之路,也印满了她沉静而踏实的脚印。

“我来自一个江南小县城的普通家庭,在2003年高考考入人民大学之前从未离开过家乡。”来到北京,多彩的大学生活所呈现出的种种未来,让当时的“大学新鲜人”杨凡一下慌了神。“人各有志”这样的话,给她带来的不是自由选择的快乐,而是沉甸甸的压力。此后,一直在父母的意愿与升学的序列中生活的杨凡,开始认真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

后来,杨凡渐渐发现了自己对学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于是在本科三年级就明确定下了要读博士、做研究的志向。“目标明确了,行动起来就特别有动力。”自此,她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科研能力,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曾经的梦想。

所以她总强调,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试一试又何妨?”年轻人不能囿于对失败的设想,而要敢于选择。当然,对此她也给出一条重要的注解:“做出选择后,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因为选择的意义,要靠努力来证明。

“现在想来,对‘4.0’的盲目追求是我极想让学生们避免的事情。”人生路上,有得必有失。在大学这个学习与活动平衡的阶段中,过于追求学业的完美也让杨凡老师心存遗憾。“我在大学期间很少参加社团,回忆起来,感觉那一段日子是黑白的,更像是高中的延续。我错过了很多结交朋友、发展能力与兴趣的机会。”因而,她在带班过程中也经常劝诫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开发潜能,不局限于学习这一方面。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大学允许持续的松懈——杨凡老师又以自己亲身经历给出一条注释。刚上研究生时,她曾一度很“封闭”,没参加任何学术活动,甚至怕见导师。她把这一年称为“失去的一年”,坦言,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定不选择这样度过,但“也正因为有了‘失去的一年’,我变得非常珍视每次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收获良多。”

师者,还在育人。对于绝大多数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杨凡老师认为“面向社会”是他们的第一要务。面向社会,首先要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杨凡老师尤其重视个人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千万不要像网络上的喷子,看问题很肤浅。”她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从更深层次看待问题,找到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法,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面向社会,还在于走向社会。在学生时代参与的社会调查中,杨凡老师曾走过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遇到了许多书斋里不曾经历的困难和问题:旅馆没有取暖设施时,她和同学们抱着取暖;买不到火车票时,就站着或钻到绿皮火车座位底下躺着挨到目的地。但这一切都在宝贵的一手资料、有说服力的研究面前化为浮云。吃苦,也是做好学问的基础。

敢于选择、坚持所爱、面向社会,这是一位“典型”的人大人对下一代人大人的殷殷叮咛。

教之路,执爱相走

师者,献己而忘己,临近约定采访时间,杨凡老师刚下课,还留在教室里为学生答疑,没来得及吃饭。杨凡老师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这群朝气蓬勃的、可爱的学生们。

“他们各个方面表现得都很突出。”一谈起学生,杨凡老师脸上总浮现出淡淡的自豪。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是与学生不可分离的。在分享以最高分获得2013-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的经验时,杨凡老师首先将这份荣誉归功于学生:他们在学习成绩、班级氛围、活动等各方面都很优秀、很有特色,给了评委以班级发展十分全面的印象。

“好的班主任没有一个统一的理想模板,但每个班主任都有一个自身很理想的状态。”刚刚博士毕业、开始工作的杨凡老师面对身份的巨大转变,也曾经有过因“没有经验、没有权威感”,而不能给学生“提供长远的人生建议”的顾虑。但她很快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了工作上的定位:“我本、硕、博都在人大读,对学生而言可能更像一个师姐,所以我借助这个优势,探索出一套人性化的班级治理模式。”

人性化,是换位思考,是感同身受,是鼓励学生们的天性,和他们一起享受青春。于是,作为老师,杨凡除了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为学生提供中肯的建议外,也成为了同学们的“凡姐”,一个知心、有趣的大朋友。

电影《匆匆那年》上映时,杨凡老师请全班同学一起走进影院、怀念旧时光;紧张的考试周时,她给全班同学发了小文具,助力备考、心意暖暖。而同学们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杨凡老师的教导与关爱:她竞选“十佳班主任”时,他们是最积极的拉票者;她在微信上晒出女儿的照片时,他们是最活跃的祝福者;他们曾在元旦时送给她一盒卡片,写满有趣或感人的点点滴滴……

“这些都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值,特别有成就感,这让我感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刻的,正如我们常讲的人大精神,也是这样默默传递的。”一路走来再次回望,杨凡老师觉得,那些和同学们一起经历的故事,是她最珍贵、最温馨的回忆。

于迷茫处选择,于困苦时坚持;因理解而用心,因热爱而真诚。杨凡老师,一位年轻的耕耘者,用她的勤恳与爱,换来了人生的芬芳。

(责任编辑:张颖璐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