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知行合一: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成都教学基地培训讲座顺利举行

2023-07-31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学术之路,探索之途,借他山之石优化研究,以交流互动促进理解。为助力田野课堂调研内容进一步转化为学术成果,7月23日上午九点,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成都田野点顺利举办教学培训活动。通过阐述经典理论夯实研究基础,通过讲述研究方法充实研究过程,通过叙述实务案例增进研究领悟,推动田野与课堂的良性互动与循环生长。

理论辨析:社区还是共同体?——Community观念辩证

张巍卓老师的讲座从“中国化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中国化”两个部分进行了介绍。张老师首先提出,在中国社会学的构建过程中,社区一直是一个重要维度,甚至是根本性问题。随后,张老师通过吴文藻先生的著作《论社会学中国化》讲述了社区含义的演进及其思想渊源,社区的理解从行政治理的单元发展到实际的社会生存空间,中国式的社区作为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重要的中间地带,在上下联结与互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在社区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看到社区作为治理单位的政治性和经济性,也需要看到社区作为支撑基层社会内在发育的平台性质,让对社区的理解回归个体或是基层单位的初心。

张巍卓老师的介绍不仅旁征博引地穿插着对芝加哥学派和社会调查学派研究方法的讲解,还追根溯源地对马林诺夫斯基、涂尔干、孔德、梁漱溟、费孝通等大家的思想进行了概述,为同学们梳理了中国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独特理解与研究。张老师指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取向是社会调查,同学们在社会学学习研究中需要让实证调查回归实证性,暂时放下预设,回到纯粹的现实、切实的经验之中。田野不是静态的,而是生动的。以同学们现在做的社区调研为例,社区一定要是从某一个具体的人出发,由这个人来去看待一个关系的延伸。社区的研究不是在一个既定的结构里看描述的东西,而是在感知的世界中寻求一个模糊边界状态的研究对象,用高度情感性的、有力量的思维去探索。

实证研究:

“漂老族”与“老漂族”的对比分析

唐丹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漂老族"与"老漂族"的对比分析。她以流动老人研究作为引入,首先辨析了"漂老族"与"老漂族"两个概念。"漂老族"指的是流动人口在劳动年龄段,主要是以务工经商、学习培训等经济型原因开始流动,并在流入地进入老年阶段的群体。"老漂族"则是以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为背景,老年人在相对较大的年龄时,因子女随迁、异地养老、照顾小孩等社会型原因开始流动。随后,唐丹老师从流动原因、退休年龄和社会角色转变三个角度对"漂老族"与"老漂族"进行对比分析。从特征来看,“老漂族”跨省流动、经济型流动占比更高,流动时长相对更长,具有更强的本地长期居住与落户意愿。同时,“漂老族”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离家导致与原生环境及亲友的连接逐渐断裂,另一方面也没有与所在城市真正建立联系,最终落入“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农村”的困境。

"漂老族"与"老漂族"的对比分析带给大家几点启示:其一,必须认识到流动老人是内部差异巨大的群体。流动老人群体的政策制定和研究一定要对"漂老族"和"老漂族"者区分,不能笼统地认为,流动老人就是在年老后进城帮子女带孩子,或者投奔子女养老,甚至将流动老人等同于"老漂族"。其二,要对目前的流动人口研究有新的认识。目前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有相当部分不会“落叶归根”,而是在流入地进入老年,甚至在流入地养老。其三,要推动流动人口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全覆盖,为未来的"老漂族"和"漂老族"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实务案例:

社会工作在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的经验分享

徐硕老师从医用约束带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出发,以实务与案例角度讲述社会工作在安宁疗护中的经验,指出安宁疗护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帮助其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温暖生命的最后一程。当患者并不想以插管形式结束生命时,通常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不愿意接收,社区安宁疗护可以成为这些患者的最后一道港湾。国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三级诊疗体系,大力推进安宁疗护项目,形成安宁疗护的专业网络,进行系统内资源链接,切实提升患者死亡质量。

此外,社会工作安宁疗护项目注重共同决策,在中国人避讳谈论死亡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希望当事人能够参与到共同决策的过程当中,充分尊重患者本人选择临终生活方式的权利。同时,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应当成为安宁疗护的重要载体,为其发展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最后,徐硕老师强调在社区调研中也应当重点关注项目、政策与服务如何在社区中落地。

提问与总结环节

在提问环节中,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内容涉及社区的形成脉络、差序格局、理论与田野现场的关系、从家族到社区的载体演进等问题。同学们在本环节中提到,在学习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从西方视角出发的学科观念在中国本土研究上的不适配性,同时对社会个体张力与集体叙事之间的关系、理论逻辑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理解存在困惑。老师们对同学们的问题给出简要回答,并希望同学们在田野现场去发现更多个案、在实践调研中把理论回归到具体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由现实到理论的逻辑推导和研究转化。

领队谢立黎老师指出田野课堂提供了一个不同学科老师与同学交流互动、切磋琢磨的平台,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学科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比如在家与社区的关系探讨中,社会学偏向于从文化与历史变迁角度进行解释,人口学则着重于从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变化角度进行阐释,社会工作则强调建立家和社区的关系,为家庭提供更多支持。最后,谢立黎老师希望下一周的田野调查中,同学们能再接再厉、善作善成。

讲座感想

徐硕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居家安宁疗护中的社会工作”展现了生命垂危的脆弱人群面对死亡命题时的态度和选择。如何舒适地死去,如何“有尊严地死去”,如何保障其他人“有尊严地死去”的权利……这些话题以及话题背后的伦理问题都值得探讨和深思。同时,正如徐老师所说,在谈论政策和结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甚至更应该将目光转向真正面向政策的居民和群众,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在探讨政策的落地问题。

——高淑雅

张巍卓老师、唐丹老师和徐硕老师围绕着社区治理这个话题,分别从理论、研究和案例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精彩的讲座,大家不仅认真地聆听,也在后续积极提出问题,活动氛围很活泼。我们的讲座活动开展在田野课堂进行的中期,既提醒了大家可以从理论的视角,把握我们国家社区治理整体的历史脉络作为大的着眼点,又提醒我们大家要关注现实,后续需要继续认真进行调研工作,不能懈怠,让人收获良多。

—— 范世嘉

听了张巍卓老师的讲座,我对于梁漱溟老师的社区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正如梁漱溟所说,社会统计所做出来的定量研究忽视了真实的人的丰富性。张老师特别强调,做定性研究时,大家要舍弃定量研究所追求的代表性,去理解一个人,而不是其抽象的属性。应该将以统计为基础的社会调查和以理解为基础的社区研究相结合,更好的认识人事物。

—— 罗曼妮

今天三位老师的讲座,从理论研究到研究方法再到具体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巍卓老师对于各个理论大家的思想的理解,其中关于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民族志和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让我记忆深刻。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表格对人类学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接下来的田野课堂中,我们要尝试着融入这种分析方式。功能主义是社区领域重要的方法论基础,这启示我们要在动态中理解社区和社会的运行。

—— 刘颖

结尾

在第一周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实际、贴近百姓,在火热的生活中感悟和掌握专业知识,围绕“社区治理”主题,结合七个具体议题,观摩武侯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支持赋能体系,学习武侯区在加强小区物业党建、化解物业纠纷等方面的做法,了解武侯区在创新信托制物业方面的做法成效。

通过此次教学培训讲座,同学们深化了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的决心,增强了深入田野调查的能力,未来一周,同学们还会进一步将田野经验与社会理论进行深度结合,运用专业的视角深入武侯区、研究武侯区、理解武侯区,切身感受社会的呼吸与脉搏,高质量完成本次田野课堂成都行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