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成都组中期汇报顺利举行
2024-07-1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24年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田野课堂成都教学基地的中期汇报在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成都组的师生与武侯社区基金会的秘书长李济舟共计40余人出席本次的中期总结性汇报。各小组在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后,于上午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四个小组中期汇报,一方面总结前五天的调研成果,另一方面为后续的田野调查指明方向。中期汇报由各小组分组汇报、李济舟秘书长交流分享信义治理经验、互动提问三个部分构成。
分组汇报环节,第一组成员围绕着“社区信义治理转型:成都市武侯区信义治理模式的实证分析”,介绍了四个下沉社区各自的基本情况及其导入信义治理的内在逻辑和过程,他们将信义治理的过程分为四步:社区诊断—共识达成—策略选择—增权培力。其中引入信托制物业的社区有金雁社区和芙蓉园社区;引入社区社会企业的是黉门街社区和锦城社区,还介绍了四个社区在运用社区基金和社区保障金来推行信义治理的场景。最后将四个社区能够成功推行信义治理的路径加以总结提炼,试图为其他社区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小组成员围绕着“信托制物业、社区情况、个人选题”三个方面介绍了这几天的调研情况,并进行了后期个人论文的选题。首先信托制物业的概念、运作流程;其次结合了一些调研途中的图片分别介绍了四个下沉社区的特点,包括玉林东路的社区居民老龄化、长寿苑社区属于拆迁安置小区、永兴社区的儿童较多、龙井社区的居民自治运行良好等各个社区的不同特点,基于不同的社区对信义治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将四个社区的两点和在推行信义治理的过程中成功的独特因素和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横向的对比;最后介绍了小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确定的个人选题,主要涉及信托制物业、居民自治、社区养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空间连接等方面,小组成员也介绍了未来几天的调研目标和针对各自选题所需要提供的帮助,并在个人选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小组论文的选题。
第三组成员围绕着“信托制物业、社区社会企业、党建引领下的信义治理与组织动员” 三个方面介绍了这几天的调研情况。首先通过与传统的包干制物业对比介绍了信托制物业的运行逻辑,并以数据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信托制物业的实施效果;其次从企业收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张力、与商业企业对比下来介绍了社区社会企业,并结合不同的主体对社区社会企业的不同态度去分析社区社会企业的实际推行过程;最后介绍了党建引领下的信义治理与组织动员,指出了党建引领信义治理是通过外部社会资本建构来实行组织联动、通过内部社会资本动员来实现组织嵌入、通过业委会作为“结构洞”来实现组织控制、通过党建引领的内外发展来实现组织更新与扩散,还提出一些针对党建引领在信义治理方面的一些疑惑,表明了未来的调研方向。
第四小组的成员在内部进行了分组调查,并在组内形成了三个小组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一部分的成员围绕“老旧小区信托制物业改造:建设实效与多元主体互动理解”,介绍了调研成果:信托制需要培养居民对公共事务的意识、信托制是在“沟通—行动”框架下进行的、沟通是规划合法化的来源,并提出了有待探索的问题和后续调研探索方向;一部分成员围绕着“社区保障资金及包干制物业的初探”,先介绍了社区保障资金的概念和用途,之后以实际下沉社区为例,深入挖掘社区保障资金的实际应用;一部分成员围绕着“信义治理下的劳工和外籍个体户”,访谈了一名清洁工和经营面包店的外国人,并提出了未来调研的工作目标。
各小组进行完分组汇报后,由李济舟秘书长交流分享信义治理经验。他提出了基层信义治理的三个逻辑:钱从哪里来—事情由谁来做—事情怎样做,并且指出了在基层治理中需要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并拥有一定的金融思维,这样才能在社区治理中为基层社区提供一些理论架构;同时在信义治理的大背景下,需要党建引领社区信义治理模式,将传统的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的力量削弱,更多让居民切身参与其中。
互动提问环节中,李秘书长以实际的工作经历为载体,介绍了有关信义治理的相关话题,深入人心。随后进行了互动提问环节,在场的师生根据分享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也得到了李秘书长深入细致地解答,让田野课堂成都组的师生对信义治理和信托制物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会后,各小组进行了后续调研日程的讨论与安排。本次202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成都教学基地的中期汇报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