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社会与人口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研讨
2023-04-2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4月26日下午,社会与人口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研讨。此次专题研讨是社会与人口学院主题教育第一期读书班的环节之一。社会与人口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与学习,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的基础上,围绕“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深入研讨。
冯仕政表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和2022年4月25日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倍感亲切温暖,同时倍感责任重大。从贺信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到“4·25”重要讲话明确要求“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始终如一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深刻思考和殷殷嘱托。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和“4·25”重要讲话精神,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办大学、做学问、育人才,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总纲领和总遵循。具体来说,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二是要始终坚持从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而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三是要始终坚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四是要始终坚持“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涵育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五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黄家亮表示,今天专题研讨所研读的两篇文献都强调高等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走新路、开新局,要努力探索中国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我们的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论述和要求来开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我们的首要职责,要时刻反省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性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推进的田野课堂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材建设等就是这方面的实践。应当继续发扬郑杭生等老一辈社会学家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学传统,不断在运用社会学视角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
富晓星将专题研讨内容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和“新路”工程精神结合起来谈体会,重温重要讲话精神使她对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宗旨和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她指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指导思路和发展方向,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现实发展阶段,全面梳理学科逻辑,深入挖掘学科传统,从历史与当下、事实与理论两个维度着力回答“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择何处立”这一根本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持续产出社会学书系、社会学文献数据库等具有人大特色、人大风格、人大气派的标志性成果;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开展“海外田野课堂”项目,在国际视野中总结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
宋月萍表示,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她更加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她指出,应当涵养理想信念之力、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培育调查研究实功,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新动力、新举措和新成效,努力立德树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努力扎根中国大地,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卫小将表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殷殷嘱托,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始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重要讲话精神为工作指针和目标,主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带领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孙鹃娟表示,通过再次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她深刻认识到对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学科发展都具有清晰而长远的引领作用。她指出,讲话中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应当是我们在工作中应反复思考并将之贯穿于教学研究中的导向性问题、一个蕴含深刻教育理念的本质问题。应当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和个人发展所需的自主知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巫锡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为自身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他结合个人研究领域和对学科建设的认知,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联系起来,表示在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上,理论联系实际、从实求知的基因底色、本色和亮色值得去赓续和坚持。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牢记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尽心尽责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做学问,为学校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扛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朱斌以“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悟。他认为,从“经师”方面,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勇于创新,结合个人研究兴趣与时代发展所需、结合一般性理论方法与中国特色实践,做好科学研究。从“人师”方面,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而同时,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老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培养中,与学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这是青年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陶涛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消化和沉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她对讲话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作为研究者,当前中国人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我们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师党员、教工二支部党支部书记,我们将组织支部成员深入学习研读原文原典,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争取把主题教育做深做实,真正做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韩佳表示,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学院行政工作人员,她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使命要求、政治厚望、殷殷嘱托的回应。其中,她对学校的“十大工程”有两点体会:一是从“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工程”中,深刻感受到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和对人才发展的重视;二是从“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传播工程”了解到学校国际交流工作在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中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学院依托“航笙优才”支持计划给同学们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她表示,她切实感受到过去一年内学校以各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嘱托,她将继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行政工作能力,为走好新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书记孙权作总结发言。孙权表示,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一周年,这一年来,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大学提出的“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政治嘱托和明确要求。学校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带着更深感情、更强自觉,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采取更实举措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新征程上,我们人大师生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统领,把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凝聚强大精神动力;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胸怀“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担当责任使命,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通过本次专题研讨谈认识、谈体会,大家更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关心关怀,更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深刻领悟了走好新路的职责使命。下一步,大家将逐一联系实际,按照要求认真落实重点内容和各项部署,将工作走深走实,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