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87周年校庆学术活动  |“人类未来动态演化模型的跨学科初探”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4-10-04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24年9月29日下午,“人类未来动态演化模型的跨学科初探”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大研讨室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与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联合主办,召集了来自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计算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构建人类未来演化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活动为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学术周“科技前沿与文理交叉研究专题学术活动”之一,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喜迎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


上半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系主任富晓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治理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平台主任龚新奇教授分别致辞。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艾云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齐玥副教授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钱霖亮副教授相继发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廖越主持。


微信图片_20241004174030.jpg

富晓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在学校文理大交叉的学科发展格局下召开的,它以人类学为聚合点,以跨学科为方法论,对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所造成的知识生态变革和学科结构震动,积极主动地予以回应,真诚开放地展开探索。作为研究文化和社会的基础性学科,人类学需要走出传统社会研究的舒适区,将文化逻辑、社会逻辑同技术逻辑相结合,以一种整体性的思想立场和人文关怀,积极应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挑战。为实现这一使命,人类学向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关联学科诚挚地发出邀请,互学互鉴,凝聚共识,以先锋的姿态共同描摹人类未来演化的社会图景。



龚新奇教授对支持本次研讨会的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进行了介绍。平台的创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平台聚焦于“科技前沿与文理交叉研究”,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文科发展生态相结合,以高新科技赋能文科发展,以文科探索超越技术瓶颈,实现文科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双向驱动。平台以孵化新学术、新平台、新学科、新人才为宗旨,为跨学科交叉联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面向人类未来的前沿学术探索。



随后,艾云副教授从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围绕大语言模型社会模拟的逻辑原理与社会场景的工作案例两个方面对人类未来演化模型的议题展开了讨论。在逻辑原理上,她指出,大语言模型在模拟社会运行时主要依赖两种基本逻辑:自下而上和多颗粒混合度。这一框架为深入的全方位社会模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心理咨询的工作案例中,艾云展示了通过架构搭建、机制设计、模型训练和数据生产构建的系统,使人工智能能够承担短程焦点治疗中的心理咨询师角色。她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挑战,我们需要关注具体的社会情景、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齐玥副教授从心理学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及信任危机。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机器逐渐从一个辅助性的工具逐步发展为一个能够补充乃至替代人类进行决策的角色。这一存在论挑战引发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信任危机。通过研究人机信任与AI虚拟主播人气、居家机器人行动模式之间的关系,齐玥指出,AI技术的发展具有双刃剑效应:它在带来一系列机遇与便利的同时,也在就业、隐私等涉及人类本体性安全的领域带来深刻的挑战。齐玥呼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与审慎的科研精神、持续开展对话与跨学科合作,共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未来演化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钱霖亮副教授以网商与平台算法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从人类学的角度探索人类未来演化的日常生活向度。他指出,由算法工程师控制的平台算法和外行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专业鸿沟,操控且宰制着社会生活。但在专业知识的谜面下,人们也在摸索与尝试中发现民间实践的灵验时刻,形成算法的民间理论,实现对算法的猜测、想象与抵抗。基于浙江义乌的田野调查,钱霖亮讲述了不同的网商行动者如何通过钻平台漏洞、养号、拜物教、时间运作等民间性的算法实践,在算法黑箱的谜团中去追求生命意义与生计维持的确定性,展开栖居于算法中的社会生活。




下半场

在下半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工程师王安顶和社会学院人类学系研究生赵璐楠,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助理教授裴红斌,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阮云星相继发言。

王安顶和赵璐楠为大家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影像库的建设与发展,强调该库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数据资料库的重要子库,旨在为人文和社会科学教学提供权威的学术影像资料,并促进影像工作者与学界之间的合作。团队目前已收藏了200多部民族志影像,并开展了多场线下展映活动,标志着影像库的初步成型。王安顶介绍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包括图生文、文生图和跨模态检索等主流任务,及其在影像库影片分析中的应用。他讲述了从预训练到微调的过程,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模型进行视频场景的识别与剪辑。赵璐楠强调了影像库在多模态人类学中的潜在价值,注重技术与文化分析的结合,并期待未来在影像资料的管理与展示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与合作。



裴红斌助理教授的报告聚焦于人机融合社会的概念探讨。他首先阐述了人机融合社会的出现,指出机器作为新节点的加入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构成,人类与机器的协作共生成为这一社会的关键特征。紧接着,他强调人机融合社会依赖于交互技术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成功提升了机器的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力。最后,他从社会系统和沟通角度探讨了人机关系的复杂性与博弈,指出人机合作在促进创新与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和伦理挑战。他呼吁未来研究应注重人机协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并关注社会结构的演变和相应的伦理问题,以推动人机融合社会的健康发展。



阮云星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关于赛博格人类学的思考,强调了当今知识生产的多样性及其与传统与现代范式的交织。他指出,知识生产必须回应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尤其是在中国当下的学术语境中,人类学的前瞻性有待提高。赛博格人类学不仅是对现有范式的反思,更是对人文学科传统的解构。他呼吁学者们在新时代进行范式转换的探索,积极想象未来的发展,以应对技术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并为人类学领域的进步贡献力量。




圆桌讨论:

发言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罗红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蔡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孙国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刘晓茜,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王卫东参与了圆桌讨论。罗红光教授强调了人机社会的形成,呼吁跨学科合作和面向未来各相关学科的自主发展。蔡华教授指出了大语言模型的当前局限,强调人类学的整体性立场对于人类问题的全局性认识及多学科合作的重要价值。孙国明教授强调了面向未来的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关切,并对中国人类学界在世界上发声寄予厚望。刘晓茜讲师阐述了人类学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性意义和互补性巨大价值。王卫东副教授则从技术角度和大数据调查角度切入,分享了跨学科视域下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尾声:

会议最后,富晓星教授和龚新奇教授对与会师生的到来表示感谢。龚新奇教授对面向未来的人类研究进行了展望,强调跨领域、跨学科、跨群体的合作拥有无限的潜力。富晓星教授表示,人类未来动态演化模型是一个具有前瞻意义和广阔探索空间的研究领域,未来人类学师生将以此为关切持续开拓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人类知识探索。至此,“人类未来动态演化模型的跨学科初探”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