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87周年校庆学术活动|社会学院成功举办学术成果报告与发表经验座谈会
2024-09-29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24年9月27日下午2:00,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青年教师学术成果”报告会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报告会在崇德西楼512会议室顺利举办。社会学院青年教师周浥莽与王亚鹏介绍工作论文,国家一级教授、社会学院李路路教授分享自己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看法,社会学院副院长朱斌副教授介绍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最新标志性成果并分享发刊经验。学院教授与资深编辑为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针对性指导,助力青年教师成长。2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本次活动为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学术周“新质生产力理论构建与实践专题学术活动”之一,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喜迎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
社会学院副院长富晓星教授主持报告会。她强调学院向来重视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青年教师是学院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发展既是现有学科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力量,又代表学院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学院以往通过举办名家学术讲坛、名刊编辑讲座、项目申报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此次专题论文报告会直接对接教师需求,更加有的放矢,今后学院将会继续举办更有针对性的系列科研活动,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的整体性发展。
社会学院青年教师周浥莽讨论了群众路线作为一种革命经验的概念化过程。他的研究着重解释为什么“群众路线”能够成为连结群众动员和运动式治理的概念。他认为,陕甘宁边区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解决经济困难的革命经验,因为与整风运动相互交错而没有发展为财政理性化,又因为减租减税运动的短期需求而非期然地与群众动员相联系;这一过程中,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在陕甘宁边区这一密集空间内的错综,使得“群众路线”这一概念获得新的意义,这一新的意义又反过来塑造了这一概念的重要性。这一研究挑战了对革命经验概念化的目的论观点,从而提出了一种强调事件性的看法:政治概念的形成既有长时段的内在生成逻辑,也受到特定事件的共时性、偶连性和情境性塑造。
社会学院青年教师王亚鹏汇报了他的工作论文《情境中的文化资本:学校、家庭与学生学业表现》。他从学校情境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发现将情境因素纳入考量,能够拓展文化资本理论的适用性,并调和相关理论争议。此外,他的研究结果提醒我们反思降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直接安置在重点学校的政策实践的利弊,为减少教育不平等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社会学院陈那波教授、朱斌副教授、李荷副教授就两位青年教师工作论文的研究意义与论述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与意见分享。与会的两名权威期刊编辑就发表方向提出建议,并期待社会学院青年教师与优秀学子未来产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报告会暨权威期刊发表经验座谈会上,国家一级教授、社会学院李路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高质量文章的一些看法。李路路教授指出,可以由三个词语来界定一篇文章是否是好文章。“意义”、“问题”与“逻辑”。“意义”包括学术意义与时代意义,好文章要做到以小见大。“问题”指的是没有被全面研究甚至研究是空白的问题更值得深入研究。李路路教授就描述性问题与解释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个转型中社会,深度的描述就是好的研究方向。“逻辑”指的是论文要说得清楚,让读者跟着你的思想和分析阅读,“读者顺”、“看得懂”。
朱斌副教授就自己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高水平论文“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2012-2021)”的过程作经验分享。
最后,朱斌副教授鼓励在场博士生认真钻研,后期学院将为博士生提供机会对自己研究论文作专题宣讲,期待社会学院学子有更高质量的科研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