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学术消息

讲座回顾 | 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前沿系列讲座第三讲成功举办

2022-04-08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22年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前沿系列讲座第三讲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澳门大学副教授蔡天骥,以“Does the crying baby always get the milk? An analysis of government response for online request”为主题做了一场线上学术讲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主持了本次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及其他国内外院校相关专业的上千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分享活动,并在会后同蔡天骥老师就讲座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与交流。

在讲座开始前,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致辞,介绍本次“数字时代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前沿系列讲座是社会人口学院“数字时代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项直博项目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系列讲座促进对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社会治理理论及实践的认识,推动相关社会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数字社会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理论、政策与人才的支持。


蔡天骥谈到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当前在研究的项目,核心关注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两个问题,其一是过去的研究关注于文本的内容,现在关注如何将文本自身作为一个变量或者另一维度来进行考虑;其二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文本挖掘技术如何拿来使用。他认为在当前的时代下,数据数量已经远远大于过去调查所涉及的数据,运用统计推断可能会造成一般样本量下的统计推断错误,因此,本研究针对地方政府如何回应线上的各种诉求入手,从基本的理论框架与现有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根据研究结果,蔡天骥谈到地方政府的回应与地区相关,延伸影响到民众的参与度。同时,他总结三点:第一,文本或许可以作为变量来进行文本挖掘技术,文本利用LDA模型,将Topics作为控制;第二,应用bootstrapping作为稳健性检验,使得解释不会被大样本所推动;第三,通过不同的模型对因变量问题采取回应。

蔡天骥分享结束后,聆听讲座的师生围绕本主题踊跃发言和积极交流,就“文本分析对文本的类型有要求吗,哪种文本类型更适合做定量的分析”、“设计研究时需要注意什么,相关指导性的书籍推荐”、“文本分析网络课程与计算社会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之处”、“地方政府回应的地域性差异的具体的模型分析原理是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蔡天骥对此进行一一回应,并结合所研究的领域做出细致而严谨的解释。

最后蔡天骥总结,文本挖掘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对于社会科学领域有用武之地,本研究着眼于如何将数字数据挖掘工具所得出的结果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


材料来源:社会与人口学院

编辑:媒体总社新媒体部 林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