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讲座回顾 | 赵丽秋:Culture and Gender Gap in Math
2020-12-28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20年12月23日中午12点,人口学系刘铮系列学术讲座暨严肃的人口学八卦青年沙龙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赵丽秋在腾讯会议,以“Culture and Gender Gap in Math: Evidence and Mechanisms”为主题做了一场线上学术讲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吕利丹主持了本次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及其他国内外院校相关专业的8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并进行交流学习。
赵丽秋副教授以中国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聚焦性别平等观念对男女初中生数学成绩差异的影响。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与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多期数据,分析了区域性别平等观念对于初一和初三年级男女学生数学成绩差异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女生的数学成绩要优于男生,但是在数学成绩分布的高分位点女生成绩显著低于男生;性别平等观念可以降低男女初中生在高分位点的数学成绩差异,同时这一效应对于初三学生的影响比初一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性别平等观念影响性别数学成绩差异的四个渠道可以概括为:区域的性别平等观念影响该地区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对于数学的刻板观念,例如在性别观念更平等的地区,女孩对于自身的数学能力持有更强的信心,并会相应更努力学习数学成绩也会更好。区域的性别平等观念可能改变数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在性别平等观念更强的地区,老师对于女学生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正反馈,会对女生数学成绩有帮助。性别平等观念影响家长对于女孩的教育期望,进而会影响女孩在数学上的表现。性别平等观念影响学生以及家长对未来的自信心,性别平等观念强的地区女孩相较于男孩会有更强的对未来的信心,进而会影响女孩在数学学习中的付出以及最终成绩。
赵丽秋副教授的分享结束后,参会师生围绕沙龙主题踊跃发言和交流。就“性别不平等的指标”、“性别不平等的区域差异”、“性别不平等指数的计算”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赵丽秋副教授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次沙龙中,师生们拓展了性别平等观念对于学生数学成绩影响机制的认知,对师生们研究性别平等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供稿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博士研究生韦煜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