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成功举行

2022-11-13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1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在线上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教授,教务处处长吴健教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唐颖出席本次案例大赛。担任本次大赛评审专家的有环境学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竺效,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闫岩,社会人口学院教授赵延东,应用经济学院教授谢伦裕,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一弘。参与本次案例大赛的还有社会与人口学院学院领导和各位系主任,各优秀案例指导教师代表,以及社会与人口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新闻学院、哲学院师生共计140余人。

本次案例大赛开幕式由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孙权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教授首先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本次案例大赛的召开表示了祝贺,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一直处于新时代高校育人探索第一线。作为人大青年学子,大家要把自我成就与国家成就、民族成就、历史成就相统一,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坚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学校将全力为同学们搭建好优质实践平台,为大家提供更身实践交流互鉴的机会。社会与人口学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批以“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为代表的、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实践项目。同学们提交的案例成果立足本土实际,关注中国社会,契合了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想追求,希望大家在多学科交叉视野下深入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不断碰撞出更多新的思维火花。

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介绍了本次“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的构想与实践。他表示,社会治理是中国市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是丰富和畅通人与人的联结,凝聚和巩固人与人的团结。案例是将问题理论化、系统化,实现教学与研究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扎根中国大地、回应现实需求、推动本土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回应社会治理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需要同学们从具体案例入手,聚焦社会问题,深入开展田野调查,深度了解中国社会现实,切实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本届大赛获奖案例的研究对象涵盖了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充分展现了人大学子关注社会热点和当下中国重要问题的公共精神、心系社情民生的家国情怀、以及严谨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研究能力。

本次大赛共颁发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

杜鹏副校长为获得一等奖的团队颁奖。

冯仕政院长为获得二等奖的团队颁奖。

二等奖团队

唐颖副部长为获得三等奖的团队颁奖。

三等奖团队

黄家亮副院长为获得优秀奖的团队颁奖。

优秀奖团队

参与本次案例大赛的各位老师和参赛队伍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各优秀队伍的代表分别展示了本队申报的案例,并请评审专家进行点评。

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教学案例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宋月萍主持优秀案例汇报会。

参赛团队的报告呈现出立足中国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凝合多学科视角的特点,围绕“养老”“乡村振兴”“儿童发展”等社会治理热点议题,各参赛团队展开深入分析,各展所长,体现出团队成员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

何知远作题为《我国中西部山区如何发展候鸟式养老?——基于湖北省苏马荡风景区的案例研究》的报告。

贾剑楠同学作题为《B市X地区的疫情防控与社区治理》的报告。

环境学院副院长、法学院竺效教授评议两组报告,肯定了选题的现实价值,同时建议同学们形成更为规范的案例写作逻辑,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在研究过程中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李俊杰作题为《联合养老: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养老联合的发展研究——以S组织为例》的报告。

林妩悔作题为《心手相牵,温暖同行——社会融入视角下失独独居女性的社会支持小组活动》的报告。

马琦峰作题为《数字社会建设中老年“数字钉子户”何去何从?——基于青海省西宁市案例分析》的报告。

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教授对以上三组报告进行评议,建议同学们应明确界定研究对象,明晰案例研究的价值指向,将更多影响因素纳入考量。

崔旭光作题为《“筐”出未来:山村女孩的困厄与出路》的报告。

裴姬宏作题为《太阳花的成长—基于豫北某太阳村的救助现状分析法律孤儿救助模式》的报告。

姚远及团队作题为《夹缝中求生存:基层医养结合机构的双重困境和出路探寻》的报告。

社会与人口学院赵延东教授评议上述三组报告,指出案例分析还需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小题”可以“大作”,将题目推广到更大范围内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叶姝蝶作题为《一个村改居社区内生自治的条件、机制与后果》的报告。

于小彤作题为《福利多元主义下普惠养老机构“城企院”三方角色分析——基于青岛莱西市青鸟颐居长者照护中心的案例分析》的报告。

周彦余作题为《谁推动了数字治理平台的落地?龙游通基层治理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的报告。

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闫岩教授评议上述三组案例报告,建议同学们进一步优化文章结构的架构,鼓励同学们加强批判性思考,形成更具社会关怀与实践价值的持续性研究,提升创新性与理论性。

周子韵作题为《发现宝藏小城:小红书洛宁文旅项目社会价值分析》的报告。

周彬倩作题为《寻回“空间中的生产”:重构视觉消费空间的文化内涵——以重庆市洪崖洞为例》的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刘一弘副教授评议上述两组报告,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深入探索,将具体的研究结果结合理论进行系统性的呈现。

在闭幕式环节,宋月萍副院长对本次“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大赛各团队汇报的案例涉及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治理各个方面重要议题,展现了同学们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社会治理方案。她表示,非常感谢各评委老师的专业评议,为各学生团队提供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评委老师提供的建议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打磨案例作品,丰富完善案例内容,鼓励同学们将本次案例大赛设置作为起点,继续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

“杭生杯”

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简介

“杭生杯”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赛是社会与人口学院创办,并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奠基人郑杭生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项全校性人才培养项目,是社会与人口学院贯彻党中央“培养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向前、向实、向新推进“田野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性改革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