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社会与人口学院2022年度“田野课堂”现场教学顺利完成
2022-08-12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22年7月17-30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组织106名师生克服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从全国各地奔赴山东曲阜和浙江台州两个教学点,顺利完成本年度“田野课堂”现场教学。
山东曲阜田野课堂研习营
浙江台州田野课堂研习营
按照学科建设与社会建设互惠共生的思路,每年“田野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内容都不是在教师和学生在书斋里单方面想出来的,而是学院师生与田野教学点经过反复沟通和酝酿之后共同确定的。在今年为期两周的现场教学中,由73名本科生、21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曲阜和台州两个研习营,在学院10位教师的带领下,从“社区治理”和“社会变迁”两大主题出发,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广泛走访当地民众、积极与当地村居街镇干部开展座谈。在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管理单位的支持下,两支调研队伍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习成果。
在山东曲阜的田野课堂教学现场
奔赴山东曲阜的同学侧重于收集资料、掌握民情,在西关民族社区、阮家村、李官庄社区、春秋社区、更道社区、阙里社区、阮家村、武家村共七个社区展开调研。
在浙江台州的田野课堂教学现场
奔赴浙江台州的同学在去年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细化研究主题,聚焦调查重点,从海岛绿化、废弃物处理、居民养老三个方面展开调研。
田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切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课堂搬入田野,悉心指导学生沉下心来,仔细观察社会事实,尊重调研对象,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田野调查,既对城镇乡村的变迁与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与地方各界的交流与田野实际操练当中,逐渐提升独立观察田野和发掘学术命题的能力。
在往年的基础上,今年“田野课堂”教学改革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调研主题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而且参与现场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覆盖更加广泛、构成更加多元。今年参与“田野课堂”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总共达到106人,远高于去年的67人,其中2019级本科生57人、2020级和2021级本科生16人、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1人、教师10人、行政人员2人。全院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各个学段均有学生参与,实现了专业、年级、学段的全覆盖、全打通。为了促进不同学院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次“田野课堂”教学还吸收了来自经济学院、历史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学生9人。
与田野课堂教学点的行前分享和交流会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田野课堂”教学的组织几经波折。项目于2022年4月开始筹备,之后因北京发生疫情两次暂停,最终于六月下旬在大多数本科生均已回家的情况下第三次重启。原计划选取成都市武侯区、台州市大陈岛、山西省昔阳县、山东省曲阜市四个地方作为田野教学点。但在临行前,昔阳县因为省内疫情防控政策突然调整而无法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成都市则在教学队伍出发前一天突然发生疫情。成行受阻的两支队伍临危不乱,师生紧密配合,迅速调整计划,在对各地防疫压力与疫情风险进行充分研判之后将队伍重新编组,辗转奔赴曲阜和台州。在此过程中,全体师生充分体会到真实社会过程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经受了真实社会场景对判断力、决断力和应变力的考验。
“田野课堂”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贯彻党中央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学一流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体性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该项目按照“田野课堂化、课堂田野化、田野与课堂有机翻转”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田野”与“课堂”的往复穿梭和迭代,有机衔接、高效统合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推进校园与社会、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思辨与行动六对基本关系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力建设与生产关系建设、能力建设与团队建设、专业建设与思政建设、学科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互惠与共生。
2021年第一届“田野课堂”交流大会
接下来,学院将精心筹备第二届“田野课堂”交流大会,对本年度“田野课堂”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表彰,促进“田野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向前、向实、向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