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走进田野,收获成长 ——社会与人口学院师生赴台州椒江开展“田野课堂”教学实践纪实
2021-08-08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7月29日至8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31名师生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白云街道、葭沚街道和前所街道开展“田野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调研是学院2021年度“田野课堂”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29日,学院“田野课堂”项目椒江组师生前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开始为期一周的教学实践。当日,房莉杰、谢桂华、李丁三位带队老师主持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李丁老师介绍了给予此次田野课堂教学实践大力支持的椒江区白云街道、葭沚街道和前所街道及具体村居的基本情况。房莉杰老师介绍了调研注意事项、安排、任务和纪律要求。同学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各组的调研任务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
白云街道组
白云街道组由房莉杰老师带队。7月30日一早,白云街道全组成员便前往白云街道云海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座谈,向社区干部阮书记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与社区治理相关的问题。当日下午,小组成员再次回到社区服务中心,与“零距离”社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钟秀红女士进行座谈,对社区社工站的工作有了总体认识。
7月31日,全组同学以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为据点,对前来参观展馆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进行参与式观察,询问了他们对社区综合体楼定位及功用的认识。傍晚时分,小组成员分头前往华彩小区、海湾浪琴、殿后陶小区,对偶遇的居民进行访谈,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
8月1日,小组同学乘船前往大陈岛,了解大陈岛基本情况,并与本次“田野课堂”项目大陈岛组师生就田野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8月2日,小组经过讨论进一步确认了研究思路,分为三个小队对社区干部、社工、居民进行调研,以社区综合体大楼这一空间作为切入点,基于行政空间和生活空间两个场域,对社区中的关系与互动进行阐述。
8月3日,各小组就社区-社工-居民、居民-物业-业委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讨。
感谢街道和社区的支持,白云街道组在云海社区的调研进展顺利:在社区综合体楼里,社区干部小队和社工小队与社区干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掘了社区、社工站与上级各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小区广场上,居民小队与居民住户打成一片,总结了居民、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之间的互动、协调与共建共治情况。
葭沚街道组
葭沚街道组由谢桂华老师带队。7月30日上午,10名师生和2名方言伙伴抵达椒江区葭沚街道的东方明苑,与东方股份经济合作社(原东方村)苏小顺副总经理进行了座谈,初步了解了旧村拆迁、新村建设、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经过。下午,小组走进东方明苑所属明珠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卢爱红书记进行座谈,了解社区工作的总体情况。在当晚的例会上,小组成员探讨了各自在当日座谈中捕捉到的关键要点,并明确了了下一步调研的重点。
7月31日上午,在与苏小顺经理及进村检查文明城市创建情况的街道工作人员交流后,小组在村委委员戴欢欢的陪伴下参观了东方明苑的整体环境,接着开始在村中走访,了解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村民的生活状况、家庭结构、子女教育,以及村中租户的情况。当日下午,为具体了解东方村的股份制度和村居治理方式,小组分为三个小队,其中两队分别对年轻的戴委员和资深老文书许先生进行访谈,从村干部角度考察村庄的制度性安排与变迁;第三队继续在村中走访,了解了居家妇女在抚育子女之余所做手工副业等生计安排情况,以及村集体经济与社区福利状况,补充了不同于村干部视角的信息和材料。
8月1日,调研组就东方村的股份制度和基本治理方式、羊毛纺织家庭作坊,以及村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土地产权和房屋分配等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讨。
8月2日,小组与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从村委班子的组织布局和工作职能入手,了解了村庄治理的不同侧面,并将访谈重点从纸面上的制度设计转向了村民之间更为具体的生活实践和矛盾冲突。同时,小组还通过口述史、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村庄历史、村庄选举、地方信仰、及村民的集体文化活动进行了调研。
8月4日,小组成员对调解委员和网格员进行了专题访谈,并通过他们的引介再次走进村民家中进行访谈,进一步挖掘村庄故事、了解村民生活境况。
在六天的调研中,小组理清了东方村的股份制度、治理的基本方式、采集到了异彩纷呈的村民生活史。东方村的整体面貌和诸多具体而微的细节也将在接下来的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过程中得到呈现。
前所街道组
前所街道组由李丁老师带队。7月30日上午,小组成员集体前往前所街道,实地考察、了解了前所街道及兴岙村、下徐村、上徐村、下岙村的地形、产业、村庄建筑与格局等基本情况。当日下午,小组一行前往台州市椒江区前所海洋渔业公司和椒北海洋渔业公司,与金德、张希德两位书记以及前所海洋渔业公司前任书记何申福等座谈,了解了两家渔业公司的历史和现状,及当地渔业发展史和渔民生存状况。
7月31日整天,小组在前所村调研,与村书记李贺龙及前主任杨学顺等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前所村社会治理、村庄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两位干部个人生命历程。随后,小组成员参观了前所村与中科院合作投资建设的台州中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了解了项目运作情况和发展规划。
8月1日小组成员主要进行资料整理和短暂休整,李丁老师带着部分成员对前所村普通居民进行了走访,了解了旧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及对基层治理和社会状况的态度等情况。
8月2日上午,小组成员考察了前所眼镜小微企业创业园,详细了解了当地眼镜产业发展状况和眼镜生产加工销售详细过程和发展变迁。下午,团队前往前所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与矛调中心干部周莲就前所街道矛调中心的现状、运行机制、矛盾纠纷处理情况等情况进行座谈。
在对前所街道的产业和基层政府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之后,8月3日和4日,小组成员兵分两路,分别围绕当地海洋渔业发展与渔民生存现状,以及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制度的变迁与状况两个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和探索。
8月3日,渔业小队前往金德书记家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地渔业发展和渔民的生计状况;矛调小队则再次前往矛盾调解中心,聚焦问题,对前所街道政法委副书记宁武华和矛调中心干部周莲就基层治理中的“情与法”等矛盾调解相关问题进行访谈。当晚,小组成员还对金牌调解员王善芽进行访谈,了解了基层纠纷调解的案例与经验。
8月4日,渔业小队再次前往前所和椒北渔业公司,针对更多具体问题与金德、张希德书记进一步交流,并寻找经验丰富的渔民对其生活现状和感受进行访谈。矛调小队一早前往前所菜场寻找访谈对象,在村民张阿姨家对她进行了访谈,并在张阿姨的陪伴下参观、感受了前所新村蓝湾华庭和立改套项目成果。
在此次调研中,前所组成员广泛了解当地情况,亲身感受当地社会风貌,与街道、前所村及两个渔业公司的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了深入座谈,走进当地居民进行深入调研,多方获取了前所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与状况,围绕矛盾纠纷调解、渔民身份与渔业发展等基层社会治理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对基层治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8月5日,在三位带队老师,潘桐、何钧力、王小榕、白帆等博士研究生及各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导与协作下,“田野课堂”项目椒江组调研工作圆满结束。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扎根田野、积极参与,在调研中收获成长,积累了田野经验,锻炼了团队合作与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密切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校园与社会、教学与科研、思辨与行动的良性互动,达到了项目预期效果。战略合作单位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及椒江区白云街道、葭沚街道、前所街道及各村居给予了田野实践营大力支持。
“田野课堂”项目是社会与人口学院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抓手和载体。该项目致力于通过“田野课堂”形式,一方面让学生走进实际、贴近百姓,在火热的生活中感悟和掌握专业知识,一方面把实务工作者请进课堂,让教师、学生与实务工作者面对面切磋,即时拉练理论和思维能力。通过“田野”与“课堂”的往复穿梭和有机翻转,全面统合和高效衔接社会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带动校园与社会、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辨与行动五对轮子的密实咬合与整体运转。
学院对本次“田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高度重视。6月19-20日,学院召开了2021年度“田野课堂”项目启动会和培训会。6月22日,冯仕政院长为全体参与师生做了《田野课堂:构想与实施》专题报告,全面阐述了田野课堂改革的理念和设想。
文:社会与人口学院 王小榕 胡嘉奇 李逸桐 刘嘉雨
图:椒江区田野调查团队
编辑:媒体总社新媒体部 张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