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与实践创新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18-04-24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18年4月21日-22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与实践创新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党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洪大用副校长做了题为“迈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新时代”的大会主旨发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直面社会实践本身,强调人民性和行动性的社会学,也可以说就是科学的社会学。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朝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当今世界社会实践更加复杂,人民福祉仍需努力,社会介入未预期后果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增强社会学学科的洞察力、解释力和建设性,传承与批判,反思与行动,都是很迫切的。”
李路路教授和谢立中教授主持了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贡献”、“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立场、方法原则与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历史演化、发展与传播”、 “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践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为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历史形态作为内涵逻辑、以现实的历史为批判反思对象、以辩证法为活的灵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阐述了一系列基本观点。孙正聿教授认为准确把握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对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根本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从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反思中,对比分析民族学研究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概括指出目前民族学学科发展的三种类型,倡导建设和发展中国学派的民族学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上海市社科院卢汉龙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要区分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一般社会科学的综合社会学,并就马克思经典文本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社会分析中经济首要性、社会现象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说明、特定经验研究的历史与经济学背景、革命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经济观、物质观、历史观和批判观的四大基本原理。
吉林大学邴正教授阐释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问题,认为全球化发展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这与马克思关于“人是类存在物”论断相吻合,从多元复合性的文化观视角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学术思想基础,在梳理市民社会概念演进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独特地位的社会学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是实践,方法论是辩证法,而其基础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在面对新的历史问题或与各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它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对其社会学派别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通过“凤凰村”研究与“江村”研究的比较,揭示了两项研究对人类学村落研究的贡献,论述了人类学村落研究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总体性中开展研究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联系,阐述了人类学研究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考察上升到制度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原则。
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影响,总结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对社会政策在问题对象、价值立场、政策内容等方面的贡献,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政策的态度转变历程,反思新时代社会政策的走向问题。
在下午的第一分会场发言中,北京大学谢立中、孝感市委党校水延凯、吉林大学田毅鹏、中山大学王宁、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南京大学彭华民、上海大学张文宏、齐齐哈尔师范大学董驹翔、中央财经大学杨敏、广州大学谢俊贵等教授,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角讨论了职能关系与财产关系、单位制功能、分享经济、扶贫开发、社会分层、城市功能等问题,还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郑杭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创立的社会运行论等议题,并开展了热烈讨论。
在第二分会场,天津社会科学院史瑞杰、南开大学赵万里、王处辉、中山大学徐长福、华中师大符平、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中央财经大学李国武、中国传媒大学冯波、北京工业大学吴宝晶等教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在中西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平台经济模式、现代性社会理论、决策权力与产业技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传播和中国特色发展战略等议题做了发言和热烈讨论。
在第三分会场,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杭州师范大学王小章、贵州大学马良灿、中国人民大学王水雄、安徽大学范和生、南开大学王星、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西北大学李凯等教授和青年教师邵占鹏、刘成晨、朱兴涛等,分别就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实证主义和解释学、国家形成的经济社会根源、马克思的权利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结构阐释与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理论、中国特色的性别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矛盾阐释与路径预设、丁克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体系等议题做了发言和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仕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冯仕政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概念和方法。目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和社会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要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旺盛生命力。谢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体系。同时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应当坚持多元话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广泛吸收学术营养,形成新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5篇,从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方法原则、基础理论、学术地位和理论贡献,做出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述,特别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做出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总结。
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圆满地完成了会议预期目的,对于推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学术骨干培养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