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大社会学恢复重建40周年纪念活动之三 | “第八届日常生活研究论坛·2024数zhi生活”顺利举办
2024-10-29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日常生活研究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的年度品牌论坛。论坛旨在就日常生活相关议题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元的对话和深入的交流,为学界提供以“日常”为切口的理论洞见与历史和现实经验。从2016年举办首届论坛迄今已是第八届,获得了良好的学界和社会反响。今年的日常生活研究论坛以“数zhi生活”为主题,邀请近20名来自国内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的资深实践者,从人类学、社会学、计算科学、商业等多维视角,尝试审视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人工智能时代遭遇的机遇与巨大冲击,探讨与反思其内在潜力与变革的可能性。
第一单元:学术跨界与融合
2024年10月19日上午9时,论坛第一板块“学术跨界与融合”准时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富晓星主持。富晓星介绍了日常生活论坛的历史、刚刚出版的日常生活文集《回到日常生活: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探索》,以及本届论坛的主题和设置初衷,指出数字化已经不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种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本身;期待与会学者围绕“数zhi生活”展开想象力,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副教授代文林清晰地梳理了目前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同时,他以现有的人工智能与金融、商业、农业、医疗、法律、国际关系、影视等多领域的合作为案例,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学科交叉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艾云以心理咨询师智能体研发为例向我们展示在AIGC时代社会科学家何以可为。艾云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工作逻辑与原理,介绍人工智能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成果,并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我们呈现了人工智能处理数据、最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能力的过程,证明人工智能的强大应用性与适应能力。但在演讲的最后,艾云敏锐指出,已有社会偏见、社会问题都可能重现于智能世界,社会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建设早期需要深度、全面地介入其中。第一场讨论兼顾宏观介绍与微观案例,既彰显了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合作的广阔前景,也不失社会学视角的反思。
第二单元:数字、数智、数治?
在短暂的中场休息后之后,论坛第二场板块开始,该板块围绕“数字、数智、数治?”这一主题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闻翔主持。
首先是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分享自己对于互联网平台和平台广告主利用算法进行博弈的思考,然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毕向阳为我们带来他对互联网学生评教行为的精彩研究,他使用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分析学生评教行为的特征和在语言表达中的策略,认为学生在评价课程的同时也在评价教师本身,而这种评价也彰显了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第二场的讨论兼具内部和外部视角,在为听众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人工智能在商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人类学、社会学与商业
第三板块“人类学、社会学与商业”在当天下午2点准时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汪建华主持,该板块的两位报告人就商业领域中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来自上海睿丛咨询的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校友杨帆结合睿丛实战案例为我们分享了商业人类学在今天中国市场中的数zhi化应用价值:通过实际深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发现那些未能言说的真实需求,为企业智能产品创新提供人性化方向策略指导;同时,伴随人们线上生活的全方位渗透,杨帆也介绍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入线上日常生活的创新田野方法,为深入理解生活方式及其时间性变迁提供新路径;最后,以与小红书的深度合作为例,展示了商业人类学与内容类大数据结合分析的前沿探索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博士生姜如璋则从学院派的角度对其接触到的部分商业人类学方法进行反思。姜如璋首先以项目的开展顺序盘点了常见的商业人类学方法,并将其与学院派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他认为,商业中的人类学方法不可避免地会被快速的商业节奏切割,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程式化。如何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产出以往需要长时间田野才能产生的深刻洞见,是商业人类学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第四单元:人类学、社会学在数字时代
至此,6组精彩的汇报告一段落,会议进入热烈的圆桌讨论环节。圆桌讨论由本届论坛特邀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苏春艳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储卉娟回顾了和商业有关的几场报告,她认为商业中的人类学方法和广告算法是现代商业逻辑当中的一环,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这个更大的背景,辅以人类学、社会学对田野的投入和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产生更多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庄皓琰认为,成长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下的青年一代会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时前面的汇报也启发他思考青年是否会生成某种新的行动策略,这将是未来潜在的学科增长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马丹以卡车司机工作和生活的变化从经验层面展示了数zhi时代的积极影响“数智”和消极影响“数治”。但在理论层面上,生产关系、劳动形式的多元性和劳动中的性别分工是其中不变的因素,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沈原认为,与社会学以往熟悉的“日常生活”概念相比,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含义与构成已发生显著变化,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和认识日常生活实践及其意义。大数据、大模型的研究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周全和深切地描述对象,但如何在此基础上找到理论建构意涵,进而探索和更新社会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赵延东为我们介绍了人工智能为科学社会学领域带来的变化,在天文观测、环境监测与治理、学科内部审查、吸引全民参与等方面,人工智能均有所参与,但相关应用机制的完善需要社会科学从业者的深度参与。同时,赵延东教授也指出,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使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需要我们在众多学科、技能、知识、理论中找到平衡。
中国社会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施芸卿从日常的心得体会出发,指出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先进和便捷的技术,但过分依赖这种技术有形成思维定势的风险。同时,人工智能进入日常生活也在催促我们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生活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廖越接续这一话题,指出除了技术、资本,我们也需要将社会、权力等其他视角纳入对人工智能问题的研究。
苏夜阳、麻博洋和毕向阳三位老师则同时提出要关注人在人机互动中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流行的时代保留人文和理论的关怀。
在讲座最后,主持人苏春艳以“中介化”和“媒介化”两大概念概括了本届日常生活研究论坛的汇报和讨论成果,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明年的日常生活研究论坛进行预热。本届论坛兼具计算科学与社会科学视角,关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现实取向,呼吁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取得了丰富且有发展潜力的成果。会议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感谢师友们对本届日常生活研究论坛的大力支持,敬请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40周年纪念学术月系列活动,我们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