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人大沙龙·乡村治理研究方法问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7-03-16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17年3月15日下午,由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社会研究与治理沙龙“乡村治理研究的方法问题研讨会”在科研楼212会议室成功召开。在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的背景下,乡村人口流动和乡村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乡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动,但它又显现出了自身的稳定性。乡村治理如何实现,中国乡村的出路又在哪里?研讨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主讲,他从二十多年的乡村调查经验中总结出中国乡村的特点及乡村治理应有之义。全场师生反响热烈,会场座无虚席。





下午4点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张慧老师主持。张慧老师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欢迎贺雪峰教授的到来,并就当前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贺雪峰教授首先对自己多年乡村调查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在二十多年的田野调查中,贺老师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对除边疆地区以外的中国农村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上,他得出了中国农村南中北的区域性差异:华南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形地貌形成了以宗族为纽带的“团结性村庄”;长江流域农村由于河网密布,没有形成聚居区,从而形成“原子化村庄”;华北地区农村由于大量的移民导致多姓宗族互相竞争,形成“分裂性村庄”。中国村庄存在着这样的结构差异,从而可以解释不通区域人的不同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

随后贺雪峰教授提出了中国乡村得以维持稳定的秘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的模式”: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村家庭都在外务工,但同时也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年轻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赚钱,而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的老年父母经营家中田地,第三代用上两代赚到的钱读书,希望第三代考上大学也是家庭成员共同的心愿。回乡种地的中老年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

其中贺教授特别指出乡村社会中的“中间农民”,大部分人外出务工,将土地获利的机会让渡给年富力强的人,这些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成为富有的“中间农民”。“中农”的农业收入可以占到全村的10%,他们既是村干部的有力人选,也是维系乡村社会的纽带,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要想使国家的政策支持切实发挥作用,应该注重“中农”的作用,通过他们让村民自主地使用国家资本。

在理论阐述之后,贺雪峰教授就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做出了讨论。他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过于注重与西方理论的对话、过于“精致”,从而忽略了中国经验,缺少了应有的探索精神。贺老师提出两种研究范式:小循环:理论——经验——理论;大循环:经验——理论——经验。中国社会科学现在急需的是大循环的研究方法,要在从经验中总结提炼理论,用经验进行检验。在大循环建立好地基的前提下,再用小循环提升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科学体系。

最后,贺教授就研究生培养问题和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发表了观点。他指出研究生阶段最需要的是大量地阅读经典书目,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等,在培养开阔视野的同时锻炼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博士阶段要做400天的田野,扎根经验来生发出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应该向三个方向发展: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做学问要有中国自己的风格。就像习总书记讲“中国做派”,中国社会学也应该根据中国经验走出自己的路,在这个思维碰撞的时代允许错误,大胆探索。

会议的最后,张慧老师对贺雪峰教授表示了感谢并做出了点评。同学们踊跃发问,与贺老师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热烈的互动。乡村治理研究方法研讨会不仅打开了我们的视角,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着实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