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青春实践|社会学院“返乡观变识社会”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展评会顺利举行(附获奖名单)
2025-03-1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以田野之眼,观家乡之变
2025年3月12日下午,社会学院“返乡观变识社会”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展评会于立德楼50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展评会由社会学院团委主办,旨在总结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学子们以专业视角观察基层变迁的生动实践,推动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的深度结合。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黄家亮出席活动,廖越、张瑞辰、赵晰三位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团委书记庄溪瑞、团委副书记贾治钰以及社会实践展评人参与活动。展评会由社会学院2023级本科生秦宇涵主持。
会议伊始,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家亮老师代表学院致辞。他首先充分肯定同学们深入田野、观察社会的实践精神,并紧扣社会学学科特色提出三点期待:一要夯实专业根基,他强调,田野调查是社会学人的看家本领,指出家乡既是独特的文化田野,也是永恒的研究现场,鼓励同学们培养“返乡观变”的学术敏感度;二是贯通知行脉络,倡导将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深度结合,通过持续性返乡观察提升社会洞察力,在关注家乡变迁的同时拓展学术视野,“既读懂故土,又走向远方”;三是深植学术使命,他寄语青年学子以扎实的田野根基为起点,在观察、思考、实践中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学术素养的新时代社会学人。
展评会中,19组实践团队及个人依次登台展示调研成果,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们围绕地方转型、土地流转、青年发展、社区治理、新高考改革等主题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在返乡过程中的所见所思。通过成果汇报与专家点评,展评会充分展现了学子们扎根田野的学术思考与专业素养。
三位评委老师分别对各组展示进行了细致提问与点评,对同学们扎实的社会实践表达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聚焦选题、回归本真、注重伦理以及提升成果的规范性等专业建议。
活动在三位老师温馨且富有启发的总结中落下帷幕。社会实践不仅是数据和理论的载体,更需要“活人感”——即真实的情感、鲜活的个体故事和独特的个人思考。
用脚步丈量土地,以真心感知时代。一次返乡,一次观察,一次社会实践的真实起笔。期待社院学子在未来继续将社会学的目光留在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也带着对社会的理解走得更远!
获奖名单
获奖等次 |
获奖人员 |
展评题目 |
一等奖 |
罗俊祺(队长)、曾逸群 |
青年不在校风险成因 |
二等奖 |
郑淳(队长)、黎嘉穎、卢天慧、关燕婷、張葆雯、梁鸾 |
澳门路环传统渔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
邢家璇 |
从便民设施变化看“人-产-城”发展 |
|
冷小雨 |
可性能力视角下“三新”组织和群体服务与党建引领的融合路径探索——以胶州市社会工作部为例 |
|
三等奖 |
陈焕松 |
综合改革类地区高三学生对于新高考改革、专项计划及高校了解情况——以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为例 |
朱政韬(队长)、吴寒 |
长兴县不在校青少年发展现状调研 |
|
李亚芳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政策实施与农民适应性研究 |
|
曾佳翔 |
知识反哺的社会建构——返乡学子在地方发展中的角色实践研究 |
|
巴桑卓玛 |
牧民文化的“变形” |
文字:柳雯雯
图片:曹姜禹
审核:黄家亮、庄溪瑞、贾治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