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全球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19-12-10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具体承办的“2019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全球论坛”,于11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退休与积极老龄化”。放眼亚洲,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中国和新加坡同时在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间短、速度快、应对任务重,是中新两国老龄化面临的共同挑战。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不同,促使双方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中新两国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加强中新两国学者与业界领袖之间的对话和经验分享,将有助于更加高效地寻找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全世界的人口老龄问题贡献东方智慧。
出席本次论坛的主要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伟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李光前社会科学讲座教授江莉莉女士,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先生,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陈淑欣女士,以及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智能城市实验室、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职总保健合作社外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与人口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北京市老年学学会的领导和代表。与会嘉宾就老龄化应对方式、老年人退休、健康服务、数字时代老龄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黄石松先生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江莉莉教授、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先生先后致辞。
刘伟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老年学科科研所和服务机构的学者,以及来自各级老龄工作部门的领导和实际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刘伟校长指出,中国和新加坡同时是在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间短、速度快、应对任务重,是中新两国老龄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面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冲击,高质量的合作交流可以促使两国更加高效地寻找积极的应对措施,也将为全世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贡献东方的智慧。中国人民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将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扩大双方在老龄化数据开发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双方老年学研究的国际水平,共同把中新两国应对积极老龄化的研究向更高层次推进。
江莉莉校长指出,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全球论坛是创建一个高层对话的机制,分享相应的知识、经验,对于中国和新加披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交流。新加坡管理大学特别高兴能够跟人民大学共同合作来举办退休与积极老龄化论坛。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来获得共同的协同效应。
吴玉韶先生认为以退休与积极老龄化中新观点交流为主题很有意义。中国和新加坡同时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加强两国合作交流互鉴很有必要。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立足中国国情,以积极的理念、政策和行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老龄化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布莱斯·霍尔教授、上海惠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曾繁忠先生、国家卫健委老年健康司监察专员王谦先生就积极老龄化、退休转变、医疗行业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进行发言。
杜鹏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的积极老龄化政策与实践”。杜鹏教授发言从老年群体变化、积极老龄化政策发展过程、积极老龄化在中国的实践以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个方面展开。杜鹏教授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期,既是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时期转向一个新常态,也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中国老年群体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水平都有所改观,他们对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期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构成了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基础。在政策实践中,积极老龄化的三维内涵——健康、参与、保障,都有了极大地变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制度的推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无不反映了这一变迁趋势。但积极老龄化政策实践中,还存在着政策框架不够健全、增权赋能型政策不足等问题。未来积极老龄化政策应从加强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开展老龄化的国情教育、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主动应对等方面努力。
布莱斯·霍尔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退休过渡-新加坡例证”。霍尔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退休充足性问题。他认为退休充足性其实是可以实现的,但有时候很难去量化,也无法看到它对老年人福祉的贡献。霍尔教授以新加坡生命调查为数据基础,对老年人退休充足性问题展开了演讲。霍尔教授发现,在解决退休充足度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决定的标准,若以不能给老年人提供到足够的支出来支持他们的退休,则又面临退休的时间是多长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充足性进行定义,并做出许多假设。从财富来看,处于最底端的10%群体,很少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储蓄也难以满足其晚年期生活。单身老年人的情况更加糟糕,他们的财富非常非常少,往往处于最底层的10%,他们的收入主要就是来自于公积金和政府的一些转移支付,基本上他们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能够来去支撑现有的支出。虽然住房的货币化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择,但老年人并不愿出卖自己的房子,或者换面积更小的房子。同时,生病带来的高支出、失业或者过早地退休带来收入的下降,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财富积累和退休充足性。最后,霍尔教授认为应该从推动住房货币化、加强老年人财务素养和健康素养、完善大病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等方面入手,保障老年人的退休充足性。
曾繁忠先生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医疗行业前景”。曾繁忠先生认为中国的医疗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发展速度快,市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形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便是疾病谱系的变化、人口的老龄化、私人医院的增加、医疗费用的增长和医疗质量的提升。目前,中国的医疗行业还存在资源集中、医护从业人员缺资质等问题。如果想要改变整个的医疗系统,让整个医疗系统更好,必须首先要聚焦于教育系统。但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医疗行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医疗行业正在迈向科技化、信息化之路,这也是中国医疗行业的巨大优势。
王谦专员的发言题目是“努力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王谦专员认为老龄化社会最重要的理念便是健康老龄化。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现在已经到了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7岁。过去的十年,在寿命延长的同时,健康的预期寿命并没有相应的延长,这使得人口老龄化更加严峻。背后所反映的可能是社区为老服务不足,老年人健康素养低等问题。在此意义上,健康老龄化应放在大卫生、大健康的背景下来考虑。卫生健康系统应从以制定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全周期的生命历程,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的干预;整个社会要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医疗机构要增加老年病科占比和康复护理床位,做好老年人的安宁疗护问题;老年照护要解决好“哪里护理”“谁来护理”“谁出钱”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标,应从标准建设、专业设置和信息支撑等方面入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问答环节,与会人员与发言嘉宾就住房的货币化、医疗行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农村养老服务、隔代照料、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老年人认知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26日下午为圆桌讨论会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主持,新大-塔塔咨询企业智能城市实验室学术主任陈惠宾副教授、新加坡职总保健合作社总裁陈淑仪女士、上海惠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曾繁忠先生、新华网亚太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吴磊先生、金牌护士执行总裁丁少磊先生、北京千禾颐养家苑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圣华先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运行和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建兵先生七位嘉宾就“数字时代的老龄化”问题展开了讨论。
讨论开始之前,七位嘉宾分别就各自所从事的工作做了自我介绍,并对数字时代下的老龄问题和养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养老服务中技术对人工的替代作用,陈淑仪女士认为技术创新并非首要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技术的适用性。虽然技术并非全能,但在老年人日常护理,尤其是老年人如厕、洗澡等方面还是能够解决很大程度的人工负担。目前,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体验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罗圣华先生对这一问题为大家分享了养老技术的省时、省事、省力、省钱四者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大家的广泛思考。
作为养老服务平台运营商的丁少磊先生对用户粘性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为提高平台利润和服务商流失问题丁少磊先生创设了“项目制整体护理模式”,即将老年患者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利用互联网调用相关的医护资源,从而保障服务质量。曾繁忠先生以医疗服务和电视的结合的例子分享了自己对技术进步与费用成本的问题,曾繁忠先生认为又好又便宜是未来的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陈惠宾教授认为物联网技术可以减少智能检测设备日常维护的需求、提高耐用性、减少人工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刘建兵先生以家庭床位问题为基础,对智慧养老行业发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刘建兵先生认为家庭床位的基本定义是老年人在家里面能够享受到接近于养老院或者相当于养老院的服务,更符合家庭养老的概念,对于当中存在的知晓度低问题,刘建兵先生认为主要还是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低所致。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刘建兵先生认为应该从服务集成、平台落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吴磊先生从媒体角度谈了自己对数字时代老龄化问题。吴磊先生认为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呼吁大家广泛参与,共同解决老龄化出现的各种问题。吴磊先生谈到,媒体是一个信息整合的平台,对国内外政策、产业发展、社会需要的信息整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吴磊先生认为虽然智慧养老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意味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对于未来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中新两地的学者企业应该彼此互补、相互学习。
在问答环节,与会人员就老年人能力培养、就地养老、智能产品适老化、互联网+养老平台建设等问题向七位与谈嘉宾进行了对话。
在闭幕式环节,宋健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致闭幕词,宋健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需要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本次论坛,尤其是“数字时代老龄化”议题的讨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中国和新加坡同宗同源,文化相近,在老龄化方面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合作与交流自然成为两国共同应对当前问题的应有之意。最后,宋健教授向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会务人员表达了感谢,并祝贺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全球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