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人大沙龙】欲望与尊严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7-05-2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17年5月24日下午,由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社会研究与治理沙龙“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研讨会在科研楼212会议室成功召开。研讨会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肖索未老师主讲,她基于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调研,分析包养关系对于商业阶层和工薪阶层男性的不同意涵,以及本地女性和外来务工女性在这些关系里不同轨迹和经历。在市场转型期的中国,婚外包养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亲密关系,尤其内在的情感逻辑,为我们探讨阶层、性别、城乡、地域等各种形态的社会不平等对私人生活的形塑提供了切入点。
在市场化不断发展、个体意识觉醒的背景下,肖索未老师注意到了处于不同阶层、性别、地域的人对婚外情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个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话语的影响。已有的婚外情研究普遍带有一种理论预设:包养关系是一种钱色交易,男人为了性、情感的满足,女人为了钱或向上流动,缺乏当事人的视角。肖老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思考,主要关注人们进入婚外包养关系的原因,尤其是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主位诉求;对于不同阶层的男性和女性来说,包养关系具有的不同意涵。
肖老师认为人们在婚外包养关系中往往有着复杂多样的关系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互动方式、亲密程度、交往策略和关系走向。婚外包养关系构成了市场化时代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实践“欲望”、并试图获得“尊严”的一种方式。这与阶层分化、城乡流动、消费文化和本质化性别观念的兴起有着紧密联系。其中的核心概念“欲望”既包括个体欲望,也包括作为言说和传播的社会生产的欲望,同时在市场化的中国,欲望的彰显构成社会分层的一个标识。“尊严”则有三种面向:人的生活的完整性、作为人的价值感、参与社会生活并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对处于阶级、城乡和性别等社会结构交织关系中的个体而言,“尊严”往往有着不同的指向。
肖老师用调查中获得的几个典型案例来说明不同个体对包养中的关系定位。对于包养关系中的女性来说,这种关系可以是类似亲属之间的恩情、是有钱男人的“施恩”与打工妹的“回报”,可以是一种“可欲不可求”的婚姻理想的替代性实践,也可以成为打工妹逃离家乡生活的“临时驿站”。而对于本地女性来说,“包养”也许是长期男性供养的一种临时过渡形式。女性进入包养关系的原因根据地域、家庭、阶层都会存在差异,在关系中的体验、需求和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包养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是类亲属、类夫妻、相互照应、有底限的“公平交易”等多种表现形式。
男性对于进入包养关系的解释则更偏向于情感需求的满足。男性选择包养关系多是因为“婚姻不幸”,即在婚姻关系中情感无法得到满足,而对于婚外亲的感觉是“自然而然”、“真心喜欢”的。男性讲求婚姻中的情感诉求,但维系婚姻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责任导向”让男性认为婚外包养行为与履行家庭责任并不矛盾,在情感上也认为离婚是件丢脸的事情,对于生意人来说离婚还会影响事业。包养行为是与阶层化的“男性气质”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工薪阶层男性来说,它是帮助重获因阶层地位而受损的男性尊严的个体实践;对于商人阶层男性来说,包养是彰显个体欲望的满足而显示其向上社会地位的集体性实践。
最后,肖索未老师对自己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在婚外包养关系的实践中,人们有着不同的关系定位、情感互动、经济往来和逻辑认知。在中国市场化转型期巨大的阶层分化、城乡迁移、性别关系重构的背景下,亲密关系成为人们实践“欲望”和寻求“尊严”的重要途径。当“欲望”成为阶层分化的标识,个体价值被重新定义,处于社会结构中不同位置的人们试图通过亲密关系重新组织“有尊严”的生活。
肖索未老师的精彩论述激发了在场师生极大的讨论热情,大家就人之本性与社会建构、不同婚外情实践背后的道德逻辑、调查地点的代表性、欲望与需求的界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肖老师的研究为性别研究、阶层分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