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学术消息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做客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

2019-04-10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19年4月4日下午,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第十三讲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0120举行,德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高级教授托马斯·海贝勒先生(Thomas Heberer)应邀做了题为《如何认识和研究中国社会——50年中国研究经验分享》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二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在演讲中,海贝勒教授首先回忆了自己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交往的经历,表示很荣幸来到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演讲。接着他从自己与中国结缘的经历、五十年来所开展的中国研究项目,以及在中国研究中获得的经验、秉持的原则与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报告。

海贝勒教授以自己1975年以来在中国的独特经历与观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方方面面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迁。随后,海贝勒教授对其中国研究的学术研究进行大致的概括。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他注重研究课题和研究区域的转换,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环保、民族等多个领域,调研地点包括充满民族风情的四川凉山,魅力古都杭州以及现代化新兴都市深圳等数十个城市。

在研究方法论上,海贝勒教授提倡扎根理论,要善于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实地调查资料中进行理论概括。同时,他提出要避免理论性或制度性的单一性,不能随便将西方的理论套用到中国问题上。他认为合理的理论与制度并不是唯一的,要注重实事求是,从实践中寻找真相。随后,他以幽默浅显的语言罗列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在中国调研就如同钓鱼一样,不知道自己能钓到的究竟是什么鱼;不要认为老百姓的思想方法落后,没有先进或落后的阶层,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本社会的问题,等等。他还强调,研究的目标并不是寻找唯一的“真理”,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真理。

最后,海贝勒教授简要介绍了他正在开展的有关民营企业家的研究。他主要关注两个问题:谁代表民营企业家的声音?通过哪一个渠道可以代表企业家的声音?这个问题的基础是在中国政治生活中“代表”的多元性。他指出,当前中国的代表已不仅仅限于政府,互联网、行业协会、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已经构建了代表的其他形式。民营企业家代表方式的多元化同时也引发了政府的制度变更,因此要注重这两者的协调变革。

在现场答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海贝勒教授就这些问题做出了耐心的解答,与大家分享了他在调查研究方法、中国的未来与前途、中国乡村的振兴,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中国内部的复杂性等多个课题上的独到见解。

 

在评议环节,刘少杰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海贝勒教授的报告进行了高度评价。其一是在海贝勒教授的演讲中,流露出深厚的历史意识,体现出德国学术界特有的传统;其次是海贝勒教授的研究深入实际、着眼基层,不满足于仅仅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简单浅薄的认识;最后,海贝勒教授发扬了德国学术的综合性,他的研究覆盖不同地区,涉及多个的学术领域,从而形成了对中国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最后,受学校有关部门委托,刘少杰教授向海贝勒教授颁发了国际学术大师讲堂演讲嘉宾证书。至此,本次郑杭生社会学社会学大讲堂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德国当代中国研究的领军人物。长期担任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2013年起担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中国政治与社会高级教授。曾任德中友好协会主席(1984-1990)。2009年发起创办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对于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的研究已经超过40年,主要聚焦于农村发展、民营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功能、社区建设等领域,出版发表中文、英文、德文著作数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