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消息
【人大沙龙】珠三角彝人的传统再造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7-06-26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2017年6月21日下午,由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社会研究与治理沙龙“珠三角彝人的传统再造”研讨会在科研楼212会议室成功召开。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刘东旭主讲,本研究基于长期的实地调查,以珠三角彝人的家支、火把节和彝族年为主要关注对象,讨论在市场化浪潮下涌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彝人传统文化特征的维系和创造。
珠三角地区的彝人家支相比于传统社会产生了变化,在家乡家支关系一般上溯至五六代,在珠三角他们关联的代际要更多。传统的彝人家支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组织方式,它规范着彝人社会的组织生活方式,在珠三角地区有所不同。在老家的时候家支是男性成员共同组成承担责任,但在珠三角地区主要以工头为主要成员,其他民工虽然是家支成员,但并不议事也不承担责任。在外彝人以替代手段开展家支聚会,通常以公司的董事会、人力资源聚会等形式出现。
火把节是彝族十分重要的节日,它的主要作用是祭祀、祈求,相伴一系列的歌舞活动。但在珠三角地区的彝人已经没有了过节的环境,加之当地政府不愿让他们开展群体活动,所以火把节也产生了变化。工头会和他的工人们以聚餐的形式庆祝节日,和在家乡时一样买上烤乳猪、准备酒水来寄托情感。
彝族年是彝历新年,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主要进行与祖先崇拜有关的祭祖活动。2015年是在外彝族的举办的最盛大的一次彝族年,它跨越了地区、家支,参与者涵盖四川、云南、贵州三个省份,在活动上较为正式官方。活动第一部分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了地方官员、企业负责人、研究彝族的学者,参会主要人员还是工头和工人。第二部分是盛大的晚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彝族艺人、歌手,参与者达到数千人。大规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当地政府、人民了解彝族的文化,并对彝族群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珠三角彝人传统的变化,比较常见的是从文化移植、身份构建、文化残留角度进行阐释。刘老师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到珠三角在世界工业体系的位置与劳动力市场的变迁。随着工业转移与流动资本的全球化,临时用工更加合法化、规范化,劳务派遣行业的正式兴起。彝族的传统文化在珠三角劳工市场环境中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群体务工形式——“彝人领工制”。工头们充当“中间人”,从老家介绍亲戚和老乡到工厂做临时工,并在其工钱中抽成。在打工期间,工头对手下工人及其家人负责,同时工人也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跟随一个工头。因此,尽管彝族工人从事的是高度市场化的计时工,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消解成自由择业的个体工人,而是围绕工头形成一个基于血缘、姻缘或老乡关系的小团体。
对于珠三角彝人传统的变化,比较常见的是从文化移植、身份构建、文化残留角度进行阐释。刘老师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到珠三角在世界工业体系的位置与劳动力市场的变迁。随着工业转移与流动资本的全球化,临时用工更加合法化、规范化,劳务派遣行业的正式兴起。彝族的传统文化在珠三角劳工市场环境中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群体务工形式——“彝人领工制”。工头们充当“中间人”,从老家介绍亲戚和老乡到工厂做临时工,并在其工钱中抽成。在打工期间,工头对手下工人及其家人负责,同时工人也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跟随一个工头。因此,尽管彝族工人从事的是高度市场化的计时工,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消解成自由择业的个体工人,而是围绕工头形成一个基于血缘、姻缘或老乡关系的小团体。
领工制下的彝人劳工团体也会产生危机,但其内部存在相应的化解整合机制。领工工头之间的市场竞争导致彝人内部关系紧张,彝人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张,导致当地政府将彝人群体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但在2007年之后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下降,代工工头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来缓解经营压力。工头之间约定基本原则,避免无序竞争;跨地域的家支进行内部整合,家支聚会协商重大事宜;举办跨家支的具体聚会,筹办公共活动,展示彝族文化;同时积极参与政府活动,缓解官方信任危机。
刘东旭老师在最后指出,珠三角地区特殊的工业化模式形成了临时用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参与这一市场的彝人深受其结构性特征的影响,衍生出具有族群性特征的“领工制”劳动组织方式。珠三角的彝人家支、火把节和彝族年一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彝人在新的环境中应对新形式而进行的重新创造。刘老师的研究将族群问题与劳工问题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