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第四届“社会政策讲习班”开始申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第四届“社会政策前沿暑期讲习班”海外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案例分享交流会
2021-06-25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第四届“社会政策讲习班”开始申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第四届“社会政策前沿暑期讲习班”
海外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案例分享交流会
召开时间:2021年7月10-11日;
授课方式:线上讲座和自由论坛;
招生对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青年学者;专业不限;
授课语言:中文;
参加费用:本次讲习班不收取任何费用。
讲习班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社会政策前沿暑期讲习班”旨在培养和网聚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政策研究人才。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学习借鉴全球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经验,以学术语言讲好中国制度改革和社会治理的故事。
今年暑期讲习班侧重通过具体公共政策的历史变迁和概貌透视海外国家的基本的治理体制和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主讲者多为华人青年学者,他们不仅了解中国基本情况,还在国外有学习或生活经历,可以与国内青年一起学习和探究海外社会基本情况。自由论坛环节,参会者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对照中国同类案例,进行比较和提炼,促进对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具体公共政策和治理手段共性和差异的理解。
除2021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专业硕士外,本次讲习班拟向全球招收学员200名。申请自本启示发布之时开始到2021年7月1日12:00截止,我们将在7月5日邮件通知录取结果。如果您不幸未被录取,并非您的能力或与我们的关系出了问题,可能只是报名表收集的信息误导了我们判断,请不要介意。
报名链接:https://wj.qq.com/s2/8650806/d17b/
日程安排
授课学者和内容简介
刘梦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政治学博士二年级。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地方选举机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博士期间获得校长人文艺术科学奖学金,前两年的学术成果被Routledge出版社发表,并在美国中西部政治科学年会分享学术研究。
题目:美国政治制度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内容提纲:
第一讲:联邦制在美国
A.概况介绍
a.单一制、邦联制与联邦制在美国的发展
b.二级联邦 vs. 三级联邦
c.美国联邦的三个特征:以2008纽约市通勤交通税收为例
B.美国现代联邦制的两种
a.双轨制联邦主义
b.合作联邦主义
C.纵向溢出效应(联邦制的代价)
a.立法理论--以税收政策为例
b.功能理论—以联邦财政拨款为例
D.横向溢出效应
a.蒂布特模型
I.一项基于地方空气质量与选民“用脚投票”的实证研究(Banzhaf and Walsh 2008)
b.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扩散—相互竞争与合作
I.最高法院案件:New State Ice Co. v. Liebmann—民主实验室?
II.竞次(race to the bottom)
i.以环境法案为例(Monogan III et al. 2016)
ii.以社会福利政策(AFDC)为例 (Berry and Baybeck 2005)
E.美国地方政治国家化
a.联邦政府的权力扩张
I.罗斯福新政与林登约翰逊“伟大社会”
II.历史案例:1906与1989旧金山大地震
b.地方选举国家化(come back to this point later with more details when talking about local elections in the second lecture)
第二讲:美国地方选举
A.地方选举机制
a.选举时间与任期限制
I.来自2006德克萨斯州学区选举时间改革的实证证据(Anzia 2012)
II.选举时间与任期限制对美国各州政府表现的影响 (Alt et al. 2011)
b.全市范围的选举(at-large election) vs. 基于选区的选举(by-district election)
I.对少数族裔政治代表的影响—以加州2001选举法案为例 (Abott and Magazinnik 2020)
II.对公共政策与服务的影响--以土地利用管制政策为例 (Hankinson and Magazinnik Working paper)
c.地方选举中的直接民主
I.直接民主与民意 (Mastusaka 2010)
II.直接民主对公共服务的影响—伊利诺伊州直接民主改革对消防出警速度的影响 (Sances 2018)
B.地方选举行为
a.选举问责
I.联邦制下美国选民的归因错误
i.州长为各州经济发展与衰退承担责任吗?(Brown 2010)
ii.总统背锅?--以马塞诸塞州税收改革为例(Sances 2017)
b.政治回应:美国地方政治中的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
I.39项政策民意调查结果 (Lax and Philips 2012)
第三讲:地理与政治偏好
A.城乡政治极化
a.一个政治分化(partisan sorting)的动态模型
b.美国城乡政治分化的催化剂
I.从联邦高速公路建设看政治分化 (The Road to Inequality: How the Federal Highway Program Polarized America and Undermined Cities Clayton Nall 2018)
II.从选区划分(redistricting)看政治分化
III.美国现今的城市郊区政治版图—为什么城市会失败?(Why Cities Lose Rodden 2019)
B.联邦制与多元社会
a.地方政治与种族隔离—以芝加哥地区的种族政治为例
b.地方政治与移民排外情绪—政治地方化假说(politicized places hypothesis)
C.地方政府的游说行为
a.政府是否可以被视作游说集团?(Goldstein and You 2017)
b.地方政府的游说特征
焦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政治史,美国劳工史,社会科学史,资本主义史。
题目:“劳工统计”与美国专家政治的兴起
内容提纲:
一、 选题界定
1. 什么是“劳工统计”?为什么它最能代表19世纪末的美国专家政治?
2. 美国的劳工问题有何特殊性?
【冲突论、修正派与“新美国史”】
3. 如何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理解国家构建(state building)?
【国家构建的两种主要流派:军事-财政模式与冲突模式】
【权力—知识】
【国家统计史的学术史沿革】
二、 创新之处
1. 什么是“长进步时代”?为什么打破传统的美国史分期很重要?
2. 美国劳工史研究的学术史和盲点
3. 美国史研究中的“弱国家”假说和工会“反国家主义”假说
三、 研究方法
1. 历史学家如何工作?
2. 档案材料的收集、研究和取舍
四、 写作结构
五、 余论
1. 为什么国内此前没有这样的研究?我们的美国史研究中忽视了什么?
2. 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研究
严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联合主任,学术兴趣聚焦于“从经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特殊文化与经济现象”,研究主题包括:中国企业的海外适应、艺术品定价机制与艺术家的经济生活、中国动画产业中的工作模式与艺术创作、画廊与艺术家的合约关系、中国民间宗教的市场化过程等。2019年7月,上海大学成立“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Economic Sociology & Multinationals)”,担任联合主任(Co-director),并于同年11月前往非洲加纳、卢旺达两国,调查中国企业在当地面临的文化冲突与市场挑战。
题目: 加纳农业发展与技术推广
内容提纲:
一、加纳历史及现状
1.殖民时期的遗产:以可可种植为核心的单一经济体系;基督教的传播;基础设施的建设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恩克鲁玛失败的努力;二十年政治动荡期;罗林斯稳定政局后转变成民主政治制度
3.经济发展与现状:结构调整计划;农业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发展
4.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家庭结构;教育制度等
二、多面向的中国进入非洲及加纳的过程
1.多面向的中国进入非洲及加纳的过程:早期中非关系;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新世纪新的中非关系
2.中国农业企业进入非洲及加纳过程:农业学大寨和八字宪法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化改革;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新措施
三、康合农业公司编年史
1.初创阶段:进军加纳;早期实验;落地恩科兰扎
2.扩张阶段:前期适应;人员变动;初步成功;扩张以及矛盾的产生;冲突的产生及爆发
3.纠错阶段:被临时推上负责人的石头;新的推广周期及遇到的问题
4.撤离加纳
四、中国公司与加纳农民:基于差异化技术传统与利益考量的错位互动
1.导论:非洲的农业失败;现代化技术援助视角下的归因;康合故事中的双重互动之一
2.技术规范差异:差异描述;中国农业技术规范的成因;加纳农业技术规范的状态;小结
3.收益计算模式差异:差异描述;康合人的现代市场契约逻辑;加纳农民的“后殖民”时代利益观;小结
4.从推广到收获:公司与农户互动的整体流程;推广环节;技术指导与“签约”环节;种植与田间管理环节;采摘与收购环节
5.从商业失败到文化误解的循环:错位双重互动下的经营后果;愚昧或狡诈的他者
五、“康合人”:一部关于利益、权力、信任与失望的多幕剧
1.导论:“康合人”关系见闻描述;对关系的评论;康合故事中的双重互动之二
2.“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背景介绍;不确定条件与“利益-权力”双重诉求;基于核心关系与重要事件的互动分析;小结
3.“business is business”:背景介绍;跨文化背景下“利益-信任”期待与现实的错位;基于不同人格与期待的互动分析;小结
4.关于跨文化与“本地化”的一些思考
六、逃避与冲突:小城中的“他者”
1.泽平的一日:隔离的小城生活;关于组织环境的思考:静态适应或主动营造?康合故事中的双重互动之三
2.康合中国人与小城居民:引子;恩科兰扎:一个典型的中部小城;偏见、恐惧与隔离:康合人对本地社区的态度与行为;隔离的后果:“飞地化”及其影响
3.康合中国人与本地执法者:引子;“制度的缝隙”后殖民社会的执法者;从“守法良民”到“走野路子”;错位的“利益-规范”双重互动及其后果
4.康合中国人与本地权威:引子;作为引荐人与仲裁者的nana;利益与规范的双重犹豫不决;长期关系经营缺失下的短期套现失败
5.“像培育土壤那样培育环境”:身为“他者”的代价;从被动适应(规避成本)到主动培育(营造优势)
七、总结:中国农业公司在非洲的文化适应
1.田野反思:方法论反思;田野中的“他者”
2.在非洲推广的中国农业企业为何会失败?
3.“利益-规范”双重博弈模型初探
黄迎虹,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O. 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法学院教授, 中山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山大学-德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8)。原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7-2018)、国立新加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4),曾在印度中国研究中心、印度圣雄甘地大学、印度Jadavpur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圣雄甘地、中印经济社会发展比较、中印关系等。曾在China Report, Gandhi Marg、《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期刊若干,著有《感化型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一书。
题目:趋同还是分化——中印征地制度变迁比较
概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先后开始了经济改革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印两国的征地制度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变革,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本研究以征地制度的五大要素(公共利益、公正的赔偿和安置措施、恰当的征地程序、耕地保护和征地效率)来测量两国征地变革进程,探讨两个征地制度变迁的动力逻辑。研究表明,中印两国虽然在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进度上存在差异,但是从长时间段看,征地制度的变革出现一定的趋同趋势,包括更加严格的征地公益目的限定、更加细致的征地程序、注重耕地保护、提升征地赔偿和完善征地安置等。这些变化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征地制度对效率追求的相对弱化。另一方面,在制度设定的选择偏好上,两国对征地制度变革的重点又有所不同。中印的征地制度变革对比表明,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土地和政治制度无法遏制征地制度趋同的趋势,但是这两者却可以使征地制度变革在同一发展趋势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也是中印两国新时期经济改革下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缩影。
陈禹,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社会学博士、拉丁美洲研究硕士。现为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博士后,主持该系跨学科项目 “墨西哥城远郊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民族志研究方法以及中国-拉丁美洲比较研究。曾在中国、墨西哥、古巴、美墨边境等地做过关于城市化和住房问题的田野调查。
题目:墨西哥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的金融化实践及其社会效果
摘要:关于拉丁美洲城市住房问题的一个常见论述是,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但私人资本和公共部门既无激励,也无资源为他们提供廉价住房。这一人群往往在城市的边缘占据土地自行建房,形成所谓非正规住宅区。目前墨西哥、巴西等国城市住房的三分之二左右最初是非正规住宅。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墨西哥的劳工住房政策也经历了以市场化、金融化为主轴的重要转变。主导劳工阶层住房政策的议程从政治拉拢变为推动金融和地产资本的扩张,金融资本和地产资本在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中发现了新的赢利机会。针对正规部门劳工阶层的住房金融在2000年后迅速扩张,劳工阶层获得住房融资的门槛显著降低。劳工通过公共部门住房贷款机构的贷款购买开发商建设的 “社会住房” ,成为中低收入工薪阶层获得自有住房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在新建住房数量上,以金融化和市场化为主导的社会住宅政策模式取得很大进展,但社会住宅建设在都市区远郊大幅扩张的同时,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缺乏教育和就业机会,实际上创造了新的 “工业化贫民窟” ,制造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基于在墨西哥第二大都市区瓜达拉哈拉一年半的田野调查,主讲人将分析墨西哥社会住房政策的演变及实践,讨论社会住房无序扩张对城市治理造成的挑战以及当地社会的应对。
唐程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博士,卫生管理硕士,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北京大学青年卫生经济学者,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BMC Medical Education副主编。研究领域是卫生人力资源、医学教育、医疗大数据、卫生经济与政策等交叉学科,在 Health Policy Planning,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Health Economic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Physica A, Lancet(Abstr) 等发表 SSCI/SCI 共24 篇。
题目:澳大利亚的健康体系—兼和中国比较
概要:澳大利亚的健康体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体制之一,政府、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保险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和发展了一个高度公平可及、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健康体系。澳大利亚卫生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全民医疗保健为基础,公私立服务体系共济。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在健康体系上值得相互借鉴。
本报告将从澳大利亚的健康体系和政策的三个主要方面出发,分别是(1)医生,(2)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就诊分诊和医院,(3)医保。我们会在每个方面结合一系列已发表或即将发表的中国健康体系研究,如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东亚传统的医药合一体制、网络科学在健康体系的应用和高铁运行及城市化等,综合比较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健康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当今中国医疗和教育等方面,都在大力推行以公平为导向的改革,学习和借鉴成功体系的经验有利于反思今日中国社会政策。
房莉杰,社会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联合国发展研究所(UNRISD)合作研究员。伦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联合国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尤其是卫生政策、养老服务、福利模式等。出版独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合著《老年长期照护的国际经验》(第二作者),在《社会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目前亦关注企业的社会公益行为对可持续社会福利模式的价值。
李丁,社会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关注城镇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不平等问题。著有《跳出农门:农民子女的职业非农化与身份市民化》;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社会》、《青年研究》、《开放时代》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回天治理论坛”的共同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