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环境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6级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2016-11-0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一、适用学科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开阔学术视野和强烈开拓意识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对学生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专门知识、实际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严格训练,使其具备开展人口资源环境领域战略、政策、项目的经济分析能力。学生毕业后适于从事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府管理、科学研究、政策与管理咨询,以及金融等产业经营管理及社会团体策划与运作等工作。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环境与资源政策研究
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
人口、劳动力与经济发展
人口、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系统综合分析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 ,方法课不少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0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社会实践不少于1学分。
六、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具有参加项目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经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计划和时间安排如下:在导师指导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或学生论文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学术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具体计划分为3个阶段:(1) 研究准备:选定调研主题,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展开学术交流,进行预研究。(2) 调查实践: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践。(3) 总结报告:要求学生编写不少于5000字的调查或实践报告。时间安排:第3学期。
七、论文撰写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有关的论文写作。硕士研究生修满学分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向教研室作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做出论证。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单位公开发表(或已被录用)至少一篇属于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或国际刊物学术论文、或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或实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得到导师签字认可。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PUM505 1学期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PUP504 1学期
(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PUP505 1学期
(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3学分 PUF500 2学期
(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4学分)
调查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 3学分 DEM602 1学期
(Survey Data Analysis Using SPSS)
(本课程系统介绍调查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全国调查数据实例讲解SPSS应用。内容包括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生存分析、Cox回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回答研究或政策问题。)
环境经济模型原理与方法 2学分 PRE602 1学期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Model)
(系统讲授在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环境CGE模型的经济学原理、建模方法和编程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训练使得学生具备将这两类模型应用于硕士论文及课题研究的能力。)
环境经济与管理优化方法 2学分 PRE603 1学期
(Optimal method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主要讲述优化理论和优化模型在环境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和资源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 3学分 PRE621 1学期
(Empirical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主要介绍环境和资源经济学中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社会调查、案例研究方法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数量模型与经济预测 3学分 PRP601 1学期
(Quantitative Model and Economic Forecast)
(本课程系统讲授数量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各种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经济分析与预测的能力。)
3、学科基础课(9学分)
西方经济学 3学分 EHE602 1学期
(Western Economics)
(系统介绍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资本论》选读(必修) 3学分 PEE703 1或2学期
(Studies on the Capital)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修。讨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对象、方法、结构和基本理论以及对研究当代经济问题的指导意义。)
国际经济学 3学分 PEE704 2学期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讲清国际经济资源流入流出一个国家的原因状况和影响,并讲清开放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获得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现象。)
发展经济学 3学分 PRE606 2学期
(Development Economics)
(课程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议题,采取课堂讲授和经典文章阅读相结合的模式,帮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发展经济领域里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并对发展问题和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计量经济学 3学分 PRE620 1学期
(Econometrics)
(讲述计量经济学原理、方法、技巧以及它们在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中的应用。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并将结合环境和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开展一些应用介绍。)
财政经济学 3学分 PUF602 1学期
(Fiscal Economics)
(主要系统地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改革的前沿问题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先修课: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4、专业课(不少于10学分)
人口模型与预测 2学分 DEM609 2学期
(Demographic Models and Population Projection)
(本课程将介绍主要的人口学模型和人口学基本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学知识在市场领域尤其是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人口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人口及其他领域的人口预测、人口规划和相关数据分析等工作。)
人口分析技术 2学分 DEM609 2学期
((Demographic Models and Population Projections))
(本课程将介绍各类人口学模型和人口学主要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学知识在市场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人口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人口及其他领域的人口预测、数据分析等工作。)
环境与自然资源系统分析 2学分 NRM602 2学期
(System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与自然资源系统分析的建模方法,主要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环境与自然资源政策的经济分析 2学分 NRM609 1学期
(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Policy)
(讲述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分析方法,介绍国内外环境政策经济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开展政策经济分析的能力。)
高级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2学分 PRE605 1学期
(Advanced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
(它是一门研究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环境政策设计等。)
高级环境政策分析 2学分 PRE607 1学期
(Advance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alysis)
(本课程结合环境政策的理论、分析方法、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案例形式分析中国的环境政策。)
环境社会学 2学分 PRE609 2学期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学习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学视角,结合当代社会变迁研究环境问题。)
生态经济 2学分 PRE610 1学期
(Ecological economy)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2学分 PRE612 2学期
(Economic Valu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它是有关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决策的重要技术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
国际环境问题 2学分 PRE613 2学期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介绍国际环境问题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国际环境管理体制;气候变化经济学;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等。)
资源环境产业管理 2学分 PRE615 2学期
(Management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y)
(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其内容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及其发展战略等。)
能源与环境专题 2学分 PRE617 2学期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minar)
(内容涉及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能源供给、需求、强度、弹性、效率、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外交等诸多领域。)
绿色金融 2学分 PRE624 1学期
(Green Finance)
(主要介绍如何运用金融手段保护和提高环境水平,以及如何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评估和管理来降低金融机构运营的环境风险,并通过这种环境管理获得更多的盈利机遇。)
水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 2学分 PRE626 2学期
(Water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ory and Case Analysis)
(围绕水环境重要问题,从经济、管理学角度探究问题的渊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方法。)
气候变化经济学 2学分 PRE628 2学期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本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从减缓和适应两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领域分别讲授气候变化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趋势、驱动因素、未来情景以及技术和政策选择,气候变化影响的经济学评估,气候变化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框架,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政策选择,全球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等专题性内容)
温室气体管理 2学分 PRE629 1学期
(Greenhouse Gas Management)
(这门课关于温室气体控制,运用清洁发展机制和相关技术。这门课强调使用技能来做项目。)
人口与生态经济学 2学分 PRP602 1学期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and Ecology)
(主要讲解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人口因素与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
人口经济学 2学分 PRP603 1学期
(Population economics)
(本课程系统讲解、评价有关人口与经济关系学说及思想的发展,并对当代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史 2学分 PRP604 1学期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among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本课程重点介绍、分析、评价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发展史,以及介绍、评价当代人口资源环境思想发展。)
系统动力学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2学分 PRP606 2学期
(system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讲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空间分析方法 2学分 PRP607 2学期
(Methods of spatial analysis)
(本课程为方法课,主要内容为空间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运用 GIS对空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超级大国的环境政治:美国和欧盟 2学分 PRE623 1学期
(Environmental Politics of Superpowers: US and EU)
(本课程对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超级的区域经济体欧盟的环境政治进行了介绍、比较和分析,并从国际关系、环境社会学、世界体系等不同理论视角讨论超级大国的地位及其与中国关系。使同学掌握分析一国国内环境政治特点的框架,并了解考察国际环境政治格局的理论视角。)
环境谈判 2学分 PRE630 1学期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 & Consensus Building)
环境谈判田野调查 2学分 PRE631 2学期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 Field Methods)
(这门课集中田野调查技术来解决实际环境的问题)
ArcGIS 应用及案例分析 2学分 PRP608 2学期
(Application of ArcGIS and Case Analysis)
(本课题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使学生熟练掌握空间分析的软件应用方法。)
人口、环境与健康 2学分 PRP609 1学期
(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本课程利用经济学及其他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人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 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社会实践(1学分)
7、先修课
环境规划方法
(Environmental Planning)
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统计学
(Statistics)
人口概论
(Introduction to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