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

教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民俗学2016级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2016-11-07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一、适用学科专业

民俗学 (学科门类:法学 一级学科:社会学)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民俗与社会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民俗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积极进取精神。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中国乡村社会与文化研究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 ,方法课不少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社会实践不少于1学分。

六、社会实践

按照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在2年内进行田野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并提交田野报告。计入考试成绩,社会实践1学分。

七、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读期间,需要完成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是规范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按照计划和要求,独立完成。论文质量必须达到硕士学位水平。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PUM505 1学期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PUP504 1学期

(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PUP505 1学期

(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3学分 PUF500 1学期

(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4学分)

定性社会研究方法 3学分 SOC601 1学期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本课程结合社会科学理论,探讨定性资料收集、分析和定性研究结果的撰写,是专业学习必备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专业学习的基础。)

数据分析及STATA软件应用 2学分 SOC602 1学期

(Data Analysis and Using Stata)

(课程主要介绍:系统地训练学生使用Stata统计软件分析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中级和高级统计模型。)

研究设计 2学分 SOC605 1学期

(Research Design)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学位论文的写作,讲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技巧。)

3、学科基础课(6学分)

现代民俗学 3学分 FOL600 1学期

(Modern Folklore)

(本课程主要探讨现代民俗与社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 3学分 SOC604 1学期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

(介绍当代西方社会学主要学术流派和最新演化趋势,引导学生借鉴学术前沿新思想、新理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为撰写硕士论文作理论准备。)

社会心理与社会研究 3学分 SOC608 2学期

(Social Phych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任何社会生活事件都会产生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运行、社会成员的交往,还能预示社会发展的民众心理趋势。)

4、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中国人类学民族志导读 3学分 ANT605 2学期

(Guidelines to Anthropological classics on China)

(中国人类学的经典作品导读。)

经济人类学 2学分 ANT607 1学期

(Economic Anthropology)

(经济人类学的学科特点、理论视角、发展趋势。)

中国乡村社会与文化研究 2学分 FOL601 2学期

(Study of Rural China and Culture)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学人类学对中国乡村社会及文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探讨中国乡村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路径。)

社会分层的理论模式 3学分 SOC603 2学期

(The Pattern of Stratification)

(社会分层理论是社会学中的核心领域。本课程以社会分层理论中的主要范式为框架,包括关系论和分配论、功能主义和反功能主义(冲突论)、结构和文化、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系统分析经典阶级理论、地位获得理论、社会流动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以及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逻辑。)

社会学理论基本范式 2学分 SOC606 2学期

(Basic Theoretical Paradigms of Sociology)

(介绍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若干基本范畴及其对理论取向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考和开阔视野有重要价值。)

组织社会学 3学分 SOC607 2学期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研究社会组织的建立、运行、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组织理论、组织分类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法律与社会 2学分 SOC614 2学期

(Law and Society)

(本课程采用将研究实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讲授方法,将精选一部分国内外著名的法社会学研究,在课堂上介绍这些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并进行深入的评析,帮助同学掌握法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健康社会学 2学分 SOC616 2学期

(Sociology of Health)

(介绍健康社会学的基本研究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如疾病的社会根源、健康不平等、医患关系、医疗体制改革等。)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城市社区研究 2学分 SOC613 1学期

(The study of urban community)

(主要讲授城市社区的发展与变迁,城市社区发展中问题及其治理方案。培养学生从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

6、社会实践(1学分)

7、先修课

社会研究方法

(Social Survey and Research Methods)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