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
冯仕政 教授 |
研究方向: | 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不平等、社会治理与国家建构、社会转型与政治秩序 |
地址: | 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 |
邮箱: |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
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
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5年
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8年6月至今
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
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3年至今
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
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1年5月-2017年5月
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05~2013年
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合并组建社会与人口学院),2001~2005年
访问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4~9月
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系,2005年9月~2006年3月
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2005年1月3~22日
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2004年4月12~24日
专著
2013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主编
2010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与苏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论文
2016 《老问题、新视野:信访研究回顾与再出发》,《学海》2016年第2期。
2016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大数据》第2期。
2015 《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14 《政治市场想象与中国国家治理分析——兼评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理论》,《社会》第6期。
2014 《人民政治逻辑与社会冲突治理:“两类矛盾学说”的历史实践》,《学海》第3期。
2013 (First author, with Yang Su). "The Making of Maoist Model in Post-Mao Era: The Myth of Nanjie Village."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46 (1): 39-51.
2013 (Second author, with Yang Su). "Adapt Or Voice: Class, Guanxi and Protest Propensity in China.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2 (1): 45-67.
2013 《加班劳动与社会不平等——基于CGSS 2006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与李丁合作),《社会发展研究》第2期。
2012 《政治规训与宗教体验:基于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人文杂志》第6期。
2012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12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第3期。
2011 《法治、政治与中国现代化》,《学海》第4期。
2011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基于中国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第3期。
2011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第1期。
2010 《个案研究的表述:问题、实质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23日第11版,3月2日第11版。
2009 《国家政治文化变迁与农村社区制度选择——南街村案例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第5期(总第207期)。
2008 《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第5期(总第137期)。
2007 《“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组织内部集体抗争中的高风险人群》,《学海》第5期(总第107期)。
2007 《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0-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研究》第2期(总第128期)。
2007 《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总第121期)。
2006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总第123期)。
2004 《中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总第113期)。
2003 《转轨体制下的权力、关系与资源——关于“秘书腐败”的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2003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
2003 《法律服从与法律正义——关于中国人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第4期。
2003 《论社会学基本问题》,《高校理论战线》第6期。
2003 《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第3期。
2003 《宗教伦理与日常生活——韦伯宗教伦理思想引论》,《伦理学研究》第1期。
2000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郑杭生合著),《东南学术》第2期。
1996 《城乡人口流动及其对农村来源地的影响》,《国外社会学》第3期。
合著及教材
2013 《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建立、发展与改革》,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12》,第152-17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载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第361-38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urrent China(with Dingxin Zhao),Pp. 270-274 in Snow, David A.,Donatella Della Porta, Bert Klandermans and Doug McAdam (ed). Th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3 Strategies of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Pp. 1259-1262 in in Snow, David A., Donatella Della Porta, Bert Klandermans and Doug McAdam (ed). Th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1 《新中国社会冲突治理制度的初生:理论、实践与反思》,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11》,第148-17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改革以来的组织与制度变迁》,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10》,第140-17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政治参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第233-255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 《当前中国社会基本形势分析——以中国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9》,第225-25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和分层认同》,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9》,第153-18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Method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Issues of the Survey” (Chapter1) and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Fieldwork” (Appendix II) in Yao, Xinzhong and Paul Badham ed. ,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Lampter, U.K.
2007 《快速转型期的公共参与与社会矛盾》,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第9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西方环境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洪大用主编:《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第5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载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第5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抽样调查数据的清理与校验》,载边燕杰、李路路、蔡禾主编:《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第9章,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改革以来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载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第2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载李迎生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人的社会化》,载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第5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
政治社会学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研究专题
2021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7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016 《社会学研究》创刊30周年“新锐作者奖”
2015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15 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论文奖(《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2014 第十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014 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3 北京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0年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1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 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10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2010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2010 中国人民大学2009-2010学年学士学位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2009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07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06 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2005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4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
2004 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4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4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3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
2002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